组成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综合体因素是()。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男性,54岁,发热、心前区钝痛,呼吸困难1周,心前区痛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查体:心音低弱,有舒张期附加音,血压14.7/10.7kPa,心电图ST段抬高,弓背向下,未见Q波,诊断可能为() 急性心肌梗死。 缩窄性心包炎。 心肌炎。 稳定型心绞痛。 渗出性心包炎。
女,30岁,有结核病史,近期感腹胀、乏力、活动后气喘。查体:心尖搏动不易触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120次/分,房颤律;颈静脉曲张,吸气时尤为明显;腹软,肝于右肋下3cm触及,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水肿;血压12.0/10.0kPa(90/75mmHg)。胸片:无肺淤血,主动脉弓小,上腔静脉扩张,心影大小正常。ECG:QRS波低电压,普遍导联T波低平,倒置。上述临床表现是() 右心功能不全。 左心功能不全。 心包缩窄心室充盈受阻。 心脏后负荷过重。 心脏前负荷过重。
人与环境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 机体的新陈代谢上。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索取。 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又对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人体每天摄取食物,获得足够营养。
生物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主要是通过()。 水。 空气。 食物。 土壤。 光合作用。
不是人类自然环境构成的圈带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