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学位]之国际贸易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相机保护措施

【答案】相机保护措施(contingent protection)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某些紧急保护措施或停止履行现有协议中的正常义务,以保护本国某些更加重要的利益。WT0允许使用的相机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紧急保障,以及为了国际收支平衡、保护幼稚产业、维护国家安全等实施的暂时性贸易保护政策。

2. 古典贸易理论

【答案】古典贸易理论是国际贸易主要理论之一,是指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模型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为:①劳动是唯一的要素投入;②固定的产品边际成本;③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④固定的规模报酬(无规模经济);⑤不考虑需求。

绝对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在于:①绝对优势贸易模型认为决定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绝对不同,即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②比较优势贸易模型认为贸易模式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即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3. 改善国际收支论

【答案】改善国际收支论是以国际收支方面的理由作为贸易保护依据的一种贸易保护理论,这种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很普遍。改善国际收支论认为:实行贸易保护可以减少进口,从而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外汇储备。因为贸易虽然是有进有出,但不一定平衡。如果出口所得金额多于进口所付金额,称为贸易出超或贸易顺差。反之,则是贸易入超或贸易逆差。贸易的出超和入超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有很大影响,出超时给国家带来外汇净收入,外汇储备増加;入超则是外汇净支出,外汇储备减少。

4. 有效保护率

【答案】有效保护率亦称“实际保护率”,是有效保护理论中衡量一国对某产业保护程度的指标,即各种保护措施可能给被保护产业的生产过程带来的价值增值的增加量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为有效保护率,为保护贸易条件下被保护产业生产过程的增值,V 为自由贸易条件

下该生产过程的増值。

5. 倾销

【答案】倾销是指以低于本国的售价和成本价的价格出口到国外市场上的行为。它是一种在国际上进行的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指厂商虽然出售的是同样的产品,但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这种价格歧视行为就是通常所谓的“倾销”。

6. 欧盟

【答案】欧盟是以国家集团形式出现的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国际联盟。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1965年4月8日,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67年7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85年6月欧共体发表《白皮书》决定欧洲经济共同体将于1992年建立统一大市场。欧洲统一大市场已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现共同体内部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1991年12月1日,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条约规定在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同时,实行资本自由流通,实现经济、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统一,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和统一的货币,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进行司法和警务合作。1993年11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宣告诞生,欧洲共同体改为现称,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的过渡。

7. 贸易逆差

【答案】贸易逆差又称对外贸易入超,是指一国(地区)在一个报告期(通常为一年、半年或一季度)内,进口商品的总值大于出口商品总值的差额,海关统计中称“入超”。贸易逆差反映该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

8. 经济特区

【答案】经济特区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出口,在其领土上所设置的实行特殊政策的部分经济区域。在这个区域内,政府通过降低地价、减免关税、放宽海关管制和外汇管制、提供各种服务等优惠方法,吸引外国商人发展转口贸易,或鼓励和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加工制造业,以达到开拓出口货物、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世界各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自由边境区。

9. 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答案】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第二阶段的主要措施。1988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和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改革问题的规定》,开始了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1)由各地方政府以及全国性外贸总公司向国家承包出口收汇,上缴中央外汇补贴额度,承包基数三年不变;

(2)取消原有使用外汇控制指标,凡地方、部门和企业按规定所取得的留成外汇,允许自由使用,并开放外汇调剂市场;

(3)进一步改革外贸计划体制,除统一经营、联合经营的二十一种出口商品保留双轨制外,其他出口商品改为单轨制,即由各地直接向中央承担计划,大部分商品均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自行进出口;

(4)在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行业进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

10.出口关税

【答案】出口关税是对本国出口货物在运出国境时征收的一种关税。由于征收出口关税会增加出口货物的成本,不利于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取消了出口税。还在征收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目的是取得财政收入与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目前对少数货物还征收出口税。

11.不完全竞争

【答案】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行业因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可能为少数企业所控制,从而产生垄断现象。它一般是指除完全竞争以外、有外在力量控制的市场情况。不完全竞争可以分为垄断竞争

垄断

和完全垄断寡头

三种。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

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12.最优关税率

【答案】最优关税率是指能使得本国的经济利益达到最大的适当税率。选择的原则,税率上的任何微小变动所引起的额外损失不能超过与由此带来的额外收益,在最优点上两者正好相等。

13.闭关自守

【答案】闭关自守是指关闭关口,不和其他国家来往。闭关自守具体是指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直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灭亡,中国才被迫打开大门。

14.复关谈判

【答案】复关谈判是指中国为重新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而进行的一场长久的谈判。

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6年7月,主要是酝酿和准备复关事宜;②从1987年2月到1992年10月,主要是审议中国经贸体制;③从9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