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809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之中国建筑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乌头门
【答案】乌头门,又称棂星门,是宋《营造法式》中的门的一种类型。地上栽两根木柱,柱间上方架横额,形成门框,内装双扇门。宋代因柱头装黑色瓦筒,故称乌头门。门扇四周有框,上部装直棂,下部嵌板,大的在背面加剪刀撑。一般用作官邸及祠庙、陵墓之前。
2. 卜千秋墓
【答案】卜千秋墓是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村附近的西汉晚期壁画墓,1976年由洛阳市博物馆发掘出土。墓主为卜千秋,卜千秋墓为夫妇合葬墓,由长方形主室和左右两耳室组成,主室全部由特制的空心砖砌筑,顶部仿券顶做成两坡平脊形式。卜千秋墓画以绘于脊顶的墓主升仙图为主,壁画分布在主室脊顶、门额、后壁上部及隔梁的两面。在门额和后壁上部绘有仙禽、怪兽和四神等。在狭长的脊顶上,绘着由日、月、伏羲、女娲以及四神、仙禽神兽构成的天上世界,男女墓主则在仙人的引导下,乘仙鸟和龙舟凌云飞升,风格朴拙传神。
3. 晋祠圣母殿
【答案】晋祠圣母殿是是我国现存最早采用围廊式平面的古建筑实例,位于山西太原。其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殿内采用“减柱法”,造成十分宽敞的大殿空间,有利于布置大群塑像。此建筑风格上承隋唐,下启元明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模印拼嵌画像砖墓
【答案】模印拼嵌画像砖墓是指墓内壁面用模印画像砖拼嵌成大幅砖画的东晋南朝墓葬,分布于南京市及附近的
丹阳县等地。其做法是将画像按粉本分别模印在多块砖坯上,入窑烧成砖后,再拼嵌在墓壁上。模印拼嵌画像砖墓是在一块单砖构成一幅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到东晋末南朝初出现了由多达十块到数百块砖构成的大幅画面。
5. 方上
【答案】方上是古代建筑学术语,是指秦汉起使用的陵墓形式,累土为方锥形而截去其上部。
6. 沂南汉画像石墓
【答案】沂南汉画像石墓是指发现于沂南的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墓室由前、中、后3个主室和4个耳室及1个东
后侧室组成,全部用预制石材筑成。画像多采用减地平面线刻,少部分为阴线刻,中室八角柱上的曲拱,则用透雕技法刻成应龙形象。出土画像内容主要包括战争、祭祀吊唁、车骑出行、乐舞百戏、宴饮庖厨、历史故事、家居生活等。在中室的八角柱上刻有两尊带背光的仙人图像,有学者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图像之一。
7. 御路
【答案】御路,又称龙升、螭陛,是指位于宫殿中轴线上台基与地坪以及两侧阶梯间的坡道,原为汉族宫殿建筑形制,后来为孔庙和民间庙宇所沿用。它是衔接庙埕和基座中间的台阶,两面是阶梯,中间有一斜面上雕云龙。封建社会宫殿的中轴线只有皇帝才能使用,但因皇帝进出时多乘坐轿子,于是便将阶梯中央做成斜坡,上面雕刻祥云腾龙图案,而两侧石阶则供轿夫行走。
8. 广胜下寺
【答案】广胜下寺是元朝重要佛教建筑,位于山西洪洞,寺有前后二院,从前至后地势逐级升高。从高台阶通过山门为前院,广阔开朗,种植树木,除院北的前殿外,没有其他建筑;后院建筑密集,四面建筑围合而封闭,形成传统四合院。其中,正殿柱列采用“减柱法”。
二、填空题
9. 清代宫廷建筑设计和预算分别由样房和算房承担,样房是由雷姓世袭,称为_____,其祖雷发达是木工,所存建筑设计模型称为_____,图纸称_____。
【答案】样式雷;烫样;画样
10.世界上最早的建筑规范是我国_____代的_____。
【答案】宋;《营造法式》
11.世界上最高的古代木构是我国_____代的_____。
【答案】辽;佛宫寺释迦塔
12.四川雅安的_____是现存最雄壮优美的汉阙实例,后世唐代大明宫含元殿左右的翔鸾阁和栖凤阁,以及明清故宫南部的_____门都还存留着这一建筑形式的余绪。
【答案】高颐墓石阙;午
13.《说园》的作者_____,他还设计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
【答案】陈从周
14.中国近代华盖建筑事务所是由_____、_____、_____三人合办的,他们都是毕业于_____大学。
【答案】赵深;陈植;童寯;宾夕法尼亚大学
15.“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_____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_____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_____和_____。
【答案】二三十;折中主义;沙逊大厦;上海汇丰银行
16.近代中国建筑史上传统复兴的三种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宫殿式;混合式;现代式
17.采用图纸和模型,按比例进行设计,至迟在_____代就已开始。
【答案】周
18.明清时期佛寺布局逐渐规整化,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如山门、钟鼓楼、_____、大雄宝殿、法堂、_____、僧人用房等。
【答案】天王殿;藏经楼
三、简答题
19.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时期的居住建筑遗址在规模及空间布局上有什么变化?
【答案】(1)仰韶文化
①仰韶文化出现于母系氏族公社,位于黄河中游肥沃的黄土地带。
②仰韶文化已经出现了房屋和聚落。聚落遗址多位于河流两岸的阶梯状台地上,或者在两河交汇处比较高亢平坦的地方。
③仰韶文化的聚落布局与氏族公社社会结构相适应,一般是小住宅围绕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等部分。
(2)龙山文化
①龙山文化出现于父系氏族公社,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与仰韶文化的住房相比较,龙山文化的多数房屋的面积有所缩小,大体上与一夫一妻制个体小家庭生活的需要相适应,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
③龙山文化出现套间式半穴居,既有圆形单室,也有前后二室相连的布局方式。
20.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特点。
【答案】摩尼殿建于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为隆兴寺内现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殿阁。其特点如下:
(1)殿平面呈十字形,面阔长七间(约35m ), 进深也是七间(约28m ),重檐歇山殿顶(后代重修),四面正中都出龟头屋。外檐檐柱间砌以封闭的砖墙,内部柱网由两圈内柱组成,面阔和进深方向的次间都比梢间更为狭窄。檐柱也有侧脚及生起,阑额上已用普拍枋,阑额端部并伸出柱外作卷云头式样。四面正中设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建筑主体富于变化,主次分明,在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此一例。
(2)下檐柱头铺作出双抄偷心造。上檐柱头铺作出单下昂(昂头部向下伸者),但耍头呈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