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遗作用是指() 停止用药后出现的效应。 停止用药后出现的与用药目的相反的效应。 停止用药后,血药水平降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后遗留的效应。 停止用药后,血药水平仍高于最低有效浓度出现的反应。 停止用药后,血药水平降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出现的有害反应。
女性,35岁,反复出现黏液脓血便3年,近1周来上述症状再发,伴有腹痛,里急后重,低热,乏力和膝关节痛,体检:轻度贫血貌,双小腿前侧可见结节性红斑,腹软,左下腹有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化验:大便常规有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血沉30mm/h。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痢疾。 肠结核。
男性,23岁,2年来反复镜下血尿,偶见红细胞管型。尿蛋白定量0.8g/d,血肌酐97.24μmoll/L,尿素氮5.4mmol/L,IgG14g/L,IgA0.6g/L,IgM0.3g/L,抗"O"1:200。为了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进一步检查是() 腹部X线平片。 尿查抗酸杆菌。 肾活检。 逆行肾盂造影。 中段尿培养。
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心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 每搏输出量。 射血速度。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射血分数。 肺动脉平均压低。
建立房水外流通道的手术() 周边虹膜切除术。 睫状体光凝术。 小梁切开术。 睫状体冷凝术。 小梁切除术。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