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目录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一) . 2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二) . 5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三) . 8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复试核心题库(四) 10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五) 12

一、简答题

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应当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一般规律的反映,是各国、各地区共同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不能把某一地区的个别经验、特殊经验当作适用于各国、各地区的普遍经验。本着这一原则审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其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1)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

必须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确地进行革命和建设,其中首要之点在于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党的理论、政治、组织、思想和作风建设。

(2)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①在欧洲1848年革命后,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之时,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仍然坚信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基于上述信念,他们著成《资本论》等不朽之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们还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大量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从而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之时,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依据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严谨的论证,提出了著名的帝国主义论,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他强调共产党人应当从中看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光明前景,坚信社会主义必将胜利的信念。在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布尔什维克党首先在俄国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③在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则始终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民必将推倒三座大山,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他们最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创建了人民共和国,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④苏东剧变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和众多国家的共产党人丝毫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必将代替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才能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中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与振兴的中流砒柱。

(3)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①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它的基本原则,坚持它的世界观、方法论,即坚持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气息的科学理论,绝非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加以坚持,绝非不分时间、国度和具体情况,简单重复马克思、恩格斯等领袖人物所说的话、所做出的论断。

②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区分他们的哪些论断是对人类历史发展普遍规律和各国共同经验的总结,哪些仅仅是针对某些国家、事件、人物的具体情况讲过的话。对于前者应当毫不

动摇地坚持,对于后者没有必要不看具体对象、不加分析地到处照搬。

③实践中会出现许多前人未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后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前人未曾提过的新观点、新看法和新理论。

(4)努力探索反映时代特点、适合本国国情和具体历史条件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 ①列宁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a.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提出以职业革命家为核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原则; b.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提出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的论断;

c.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提出建立工农民主政权的苏维埃共和国的设想;

d.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原则,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暴力革命与和平手段推进革命进程,并在首都和中心城市夺取政权后迅速将革命推向农村;

e.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理论,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及时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与任务,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a.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理论,改变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实行的中心城市起义的传统革命模式,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

b.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新的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

c.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论和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以及创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的基本路线;

d. 发展了俄国苏维埃制度,创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e.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改变了苏联的传统模式,提出以公私合营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新方式;

f. 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建设方针。

(5)善于把握时机,勇于在历史转折关头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阶段。

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不顾阶级力量对比的悬殊和种种不利条件,急躁冒进,盲目行动,会给革命事业带来不必要的失败与损失:而当时机成熟,不善于把握时机,不敢大胆推动革命的发展,就会坐失良机,造成历史性的遗憾。要做到善于把握时机,既需要共产党人特别是革命领导人具有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高瞻远瞩,明辨方向,权衡利弊,准确判断,更需要领导人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大无畏的革命精辛申.

2. 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提供的启示

①要重视市场作用;

以市场为取向,承认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及市场的积极作用,实现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生产的转变,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只有利用商品市场经济,才能活跃农业,进而振兴工业,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同时才能在国营企业实行“商业化原则”,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

②要重视各种经济成分的作用;

转向新经济政策后,改变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力图建立单一社会主义共有制的做法,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同时,列宁还主张重视发展合作制,认为这是农民最容易接受的过度到社会主义的唯一道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存在,互相促进,繁荣经济,是落后国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便捷之路

③要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

列宁指出: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同时他非常严厉地批评了当时党内存在的各种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腐化堕落等现象。列宁主张从严治党,注意纯洁党组织; 主张改变党的领导方式,党政之间有各自的职权范围。实行党政分开是列宁对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④要改革集权体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管与制约。布尔什维党掌握政权之后,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权力过度集中的现象。在转向新经济政策后,这种权力过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的同时,还要对国家机关进行改造,反对官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搞建设;

②经济发展要遵循经济规律,要循序渐进;

③要大胆的采用外国先进的发展经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⑤要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建设国家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