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629分析化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有一种含氮的药物,如用红外光谱判断它是否为腈类物质时,主要依据的谱带范围为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腈类化合物特征峰:
2.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光发射波长永远大于激发波长
B. 焚光发射波长永远小于激发波长
C. 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
D. 荧光光谱形状与激发波长有关
【答案】AC
【解析】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特征可知:在溶液中,分子荧光波长总是大于激发光波长。荧光光谱的形状与激发波长无关。所以正确说法是A 、C 。
3. (多选)下列基团或分子中,能发生跃迁的基团是(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由杂原子空轨道(n )跃迁到反键轨道迁。此类跃迀需要的能量低,
发生跃迁的基团是和吸收波长落在近紫外区或可见区,但吸收较弱 称为跃能
4.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透滤纸,应选用致密过滤纸(慢速)
B. 微溶化合物临界值(Q/S)越大,则越不容易成核
C. 相对过饱和度越大,则分散度越高
D. 均相成核作用是指构晶离子自发成核
【答案】B
5. 用A. 前者>后者
B. 前者<后者
C. 前者=后者 溶液滴定溶液和用溶液滴定溶液时,这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是( )。
D. 缺电位值,无法判断
【答案】C
6. 洗脱体积是( )。
A. 凝胶颗粒之间的空隙的总体积
B. 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的体积
D. 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
D. 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的体积
【答案】B
7.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某试样中铜含量,应选择的空心阴极灯是( )。
A. 银灯
B. 紫外灯
C. 红外灯
D. 铜灯
【答案】D
【解析】原子吸收光谱是利用基态原子对光源提供的共振辐射线的吸收来进行定量分析的,光源应选被分析元素的空心阴极灯。
8. 极谱催化电流的形成过程可以用下述反应描述,其产生的机理是( )。
A.0催化Z 的还原
B.Z 催化0的还原
C.R 催化Z 的还原
D.O 催化R 的氧化
【答案】A
【解析】0在电极反应中消耗,又在化学反应中得到补偿,起催化剂的作用,而实际消耗的是氧化剂Z 。
9. 能用过量NaOH 溶液分离的混合离子是( )。
A.
B.
C.
D.
【答案】C
10.下列各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
A.
B.
C.
D.
【答案】C
二、填空题
11.当膜电极两侧离子活度相同时,膜两侧的相界电位理论上应该相等,即
电位并不等于零,此电位称为_____。
【答案】不对称电位
1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必须定量地进行;必须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必须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终点;共存物不干扰测定。
13.重量分析法中,非构晶离子的盐效应将使沉淀的溶解度_____。
【答案】增大
14.在
【答案】溶液中,离子浓度最大的是_____,最小的是_____。 但实际上膜
15.在配位滴定中,对金属离子指示剂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与指示剂本身颜色明显不同;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要适当;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反应迅速、可逆
16.以0.l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HAc溶液,当加入NaOH 溶液18.00mL 时,溶液的pH 值是_____。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为_____,应选择_____作指示剂指示滴定
终点。
【答案】5.70; 8.72; 酚酞
17.用二甲酚橙作提示剂以EDTA 直接滴定
_____色。
【答案】红紫;亮黄
等离子时,终点由_____色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