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五坐标叶片磨抛机床精度分配与误差补偿技术研究

关键词:机床,精度分析,精度综合,误差补偿

  摘要

五坐标叶片磨抛机床的基本运动轴存在多达37项基本几何误差以及其它多种误差,这些误差将严重影响叶片的加工精度。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合理分配误差以提高机床各项运动指标的精密性、准确性以及在装配后消除机床的系统误差是提高机床精度的有效途径。作者围绕如何提高叶片磨抛机床的精度问题进行了精度分析、综合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1)基于多体系统误差分析理论,总结出了两相邻体之间的任意位置、姿态下的运动变换矩阵。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五坐标叶片磨抛机床关于37项几何误差的误差模型。2)以刀心点位置误差的法向误差作为加工误差的评价指标,针对机床常用的端磨和周磨两种工作状态,进行了精度预估。确定了各基本误差参数按照定值给出时,加工空间中加工误差最大值所在的位置;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了各基本误差参数对加工误差的影响程度,找出了对加工误差敏感的误差元素;提出了在给定最大加工误差的条件下,以加工成本最小为目标,以角度误差和位移误差在同一精度等级下达到均衡为约束条件的精度设计方法。3)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对已有的9线法进行改造,提出了测量18条线的误差辩识方法。以18线法误差辨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该机床三个直线运动平台的误差辩识模型。以激光干涉仪及大理石平尺为主要检测工具,开展了三个直线运动平台误差辩识实验。通过实验和matlab分析软件根据模型辨识出了机床在相同间隔、离散位置处的18项几何误差。同时利用大理石方尺,测量了三个直线运动平台之间的垂直度误差。4)利用直接计算实际数控指令的修正算法,编制了误差补偿软件模块。并利用具体叶片的加工程序进行了补偿仿真,通过补偿前后数控指令及刀具轨迹的对比证实了误差补偿的必要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