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信息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设n 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其中,以基本的原操作重复执行的次数作为算法的时间度量。题目中的基本运算是语句,则有设其执行时间为T (n )
2. 设图的邻接矩阵A 如下所示,各顶点的度依次是( )
A.1, 2, 1, 2
B.2, 2, 1, 1
C.3, 4, 2, 3
D.4, 4, 2, 2
【答案】C
【解析】当图用邻接矩阵存储时,各顶点的度是矩阵中此结点对应的横行和纵列非零元素之和。
3. 下列网络设备中,能够抑制广播风暴的是( )。
I. 中继器
II. 集线器
III. 网桥
IV . 路由器
A. 仅I 和Iib
B. 仅III
C. 仅III 和IV
D. 仅IV
【答案】D
【解析】中继器和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不能抑制网络风暴。为了解决冲突域的问题,提高共享介质的利用率,通常利用网桥和交换机来分隔互联网的各个网段中的通信量,以建立多个分离的冲突域。但是,当网桥和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未知转发信息的数据帧时,为了保证该帧能被目的结点正确接收,将该帧从所有的端口广播出去。于是可以看出,网桥和交换机的冲突域等于端口的个数,广播域为1。因此网桥不能抑制网络风暴。
4. 假设某系统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信息,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 ,则总线带宽是( )。
A.10MB/S
B.20MB/S
C.40MB/S
D.80MB/S
【答案】B
【解析】因为一个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完成一个32位数据的传送。总线时钟频率为10MHz ,时钟周期为总线周期占用2个时钟周期,为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输4字节
信息,
则总线带宽是
5. 从处理数据的角度看,不存在并行性的是( )。
A. 字串位串
B. 字串位并
C. 字并位串
D. 字并位并
【答案】A
6. 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 (初始为空闲),采用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 、分配30MB 、释放15MB 、分配8MB 、分配6MB ,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 )。
A.7MB
B.9MB
C.10MB
D.15MB
【答案】B
【解析】对于简单分区内存分配,需要将进程的所有代码和数据装入内存。故55MB 先分配15MB 余40MB ,再分配30MB 后余10MB ,释放15MB 后出现一个15MB 和一个10MB 的空闲
空间,分配8MB 时按最佳适配(BestFit )算法应该使用10MB 的空闲块,佘2MB 的碎片,分配6MB 时占用15MB 的空间余9MB 的碎片(空闲空间),因此最大空闲区为9MB 。
7. 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保存现场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 )。
A. 通用寄存器
B. 堆栈
C. 存储器
D. 外存
【答案】B
8.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_____。
A.
在
C. 周期内,传送方式中,不能执行程序 首先执行入栈指令将程序计数器内容保护起来
控制器每传送一个数据就窃取一个指令周期
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
首先要根据中断优先级B. 中断发生时,D. 输入输出操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答案】D 【解析】A 项,和可并行执行;B 项,中断发生时,
判定是否响应中断,响应中断后才会有保存现场操作;C 项,
单位进行的,每传送一个数据块窃取一个指令周期。
9. 中央处理器是指( )。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运算器、控制器、cache
D. 运算器、控制器、主存
【答案】C 的数据传送是以数据块为基本
10.某计算机采用微程序控制器,共有32条指令,公共的取指令微程序包含2条微程序,各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平均由4条微指令组成,采用断定法(下址字段法)确定下条微指令的地址,则微指令中下址字段的位数至少是:( )
A.5
B.6
C.8
D.9
【答案】C 【解析】
所以至少需要8位才能表示完130个地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