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DIC的实验室诊断标准,错误的是()。 血小板计数5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肝病DIC时血小板计数20×109∕L)。 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4g∕L(肝病DIC时1g∕L以下)。 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DIC时超过60mg∕L)。 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或延长10秒以上。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是()。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病原体的毒力。 病原体的侵袭力。
患者,男,39岁,农民,神志不清,呼吸急促,肤色发绀,口角渗出大量血性泡沫状分泌物。体检:体温39.9℃,血压80/56mmHg,心率126次/分,皮肤黏膜多处可见瘀斑。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并溃破,触之坚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肺部闻及少量啰音。该患者最可能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是() A.鼠疫耶尔森菌。 B.炭疽芽孢杆菌。 C.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D.钩端螺旋体。 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化鉴定试验是() 氧化酶试验。 绿脓菌素试验。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 甘露醇发酵试验。 明胶液化试验。
E花结形成试验中,T细胞数量增高的是() 某些病毒感染。 恶性肿瘤。 淋巴增殖性疾病。 SLE活动期。 多发性神经炎。
患者,女,健康查体,超声可见肝右后叶下段强回声,直径约7mm,后伴声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其可能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