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体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叙述错误的是()。 抗肿瘤抗体可通过激活补体产生溶瘤作用。 抗肿瘤抗体可通ADCC作用杀伤肿瘤。 与某些肿瘤相关抗原结合,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所有类型的抗体均可参与ADCC作用。 抗独特型抗体可作为疫苗诱导适应性免疫,治疗肿瘤。
巨细胞动脉炎属于()。 皮肤小血管性疾病。 静脉血栓性疾病。 大血管性血管炎。 中性粒细胞性血管炎。 淋巴细胞性血管炎。
男性,45岁,患十二指肠溃疡反复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术后第3天诉右上腹部剧痛不能忍受,右侧腹部压痛明显,伴肌紧张及反跳痛,右上腹较著,诊断为十二指肠残端漏。最佳治疗方案() A.抗生素治疗。 胃肠减压。 手术引流。 补液观察。 中药治疗。
患者女,45岁,因腹泻伴乏力、消瘦2个月就诊。患者发病前曾在委内瑞拉工作2年,近期出现腹泻,每日排成形软便10余次,量大伴酸臭味,同时伴有舌炎,乏力和消瘦明显,近2个月体重下降7kg。不伴有食欲减退、血便、发热、腹痛等症状。血常规检提示大细胞性贫血,天冬氨酸转移酶187U/L,碱性磷酸酶289U/L。血清叶酸2.8ng/ml(正常>4ng/ml),维生素B1296ng/L(正常>170ng/L),血清铁蛋白和铁含量正常。粪脂含量增高,隐血试验阴性。针对上述患者的病情,首先需要进行的是() A.评估结肠癌可能。 B.评估乳糜泻可能。 C.评估HIV感染可能。 D.评估肠易激综合征可能。 E.评估肠道感染可能。
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的基因是()。 PETN。 p21。 Rb。 p53。 CDK6。
按照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脾病传肾”的发生机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