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经贸大学数理统计学802经济学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果对于生产者甲来说,以要素L 替代要素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 对于生产者乙来说,以要素L 替代要素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
【答案】(1)当两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相等时,要素的分配未达到帕累托最优。于是,他们会进行自愿的和互利的交易。
(2)生产者甲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生产者乙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这意味着甲愿意放弃不多于3单位的K 来交换1单位的L 。因此,甲若能用3单位以下的K 交换到1单位L 就增进了自己的福利; 另一方面,乙愿意放弃1单位的L 来交换不少十2单位的K 。因此,乙若能用1单位的L 交换到2单位以上的K 就增进了自己的福利。由此可见,如果生产者甲用
交换1单位L ,而生产者乙用1单位L 交换单位的K 单位K , 则两个人的福利都得到了提高。这是一种可能的交易。通过不断交换,逐渐使要素L 替代要素K 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于二者来说相等,
即
。这样,甲乙两生产者的福利均有所增加。
2. 设某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试说明:
(1)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最大数量的y ;
(2)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边际转换率递增;
(5)点(x=6, y=3)的性质。
【答案】(1)由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可知,当x=0时,y=5; 当Y=0时,x=10。因此,该经济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的x 和Yy 分别为10和5。
(2)由于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为:
故知该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导数为:
即负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有较小的负数减少到较大的负数; 这意味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变得越来越陡峭,即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上方凸出。
(4)根据定义,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即:
由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故其绝对值是递增的。故边际转换率递增。
(5)当x=6时,根据题中所给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方程有y=4。因此,点(x=6,y=4)是生产可
,即可知点(x=6,y=3)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能性曲线上的一点。比较该点与点(x=6,y=3)
内,显然该点还没有达到其可能有的最大产出,故该点属于“生产无效率点”。
3. 试评价完全竟争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答案】在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下,厂商的平均成本、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都等于市场价格,这意味着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1)从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分析。边际成本度量了社会生产一单位产品耗费资源的成本,而市场价格则衡量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给该单位产品的货币(或其他商品)数量,即社会给予该单位产品的价值评判。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耗费的资源的价值恰好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此时该产量达到了最优。因为,如果边际成本大于市场价格,那么就意味着在消费者看来,最后一单位的产品不值那么多,从而减少该单位产品的生产会提高全社会的价值总和; 反之,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市场价格,那么增加生产会提高社会的价值总和。这说明,完全竞争企业的产量是最优的。
(2)再从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看,平均成本是生产者生产所有产量每单位所花费资源的费用,而市场价格是消费者购买所有产量每单位支付给生产者的收益。平均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生产者提供该数量的产品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补偿企业的生产费用,从而企业没有获得超额利润,消费者也没有支付多余的费用,这对于买卖双方都是公平的。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的直线,而在企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企业的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所以,企业提供的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就是说,当提供该产量时,企业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中选择了成本最低的一个。所以,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在技术上是最优的,因为企业利用了现有技术提供的最低的生产成本。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是通过价格的自由波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由于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或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要素供给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供给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作出反应,及时根据市场供求的状况进行调整。另外,由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提供的产品没有任何差别,因而企业没有必要违过广告之类的宣传媒介强化自己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不存在非价格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4. 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是否会发生改变和移动? 请说明理由。
【答案】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不会发生改变和移动。理由如下:
无差异曲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该特征的核心意义是任意无差异曲线对应于特定效用量。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是由消费者的偏好决定的,只要消费者的偏好不
发生变化,其无差异曲线就不会变动。
当收入和价格发生变动的时候,消费者的预算线将发生改变和移动,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改变,从而使最终选择发生变化,但这不会引起无差异曲线变动。
5. 假定某个社会有A 、B 、C 三个厂商。A 的边际成本为MC=4qA (q A 为A 的产出),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为16元。此外,A 每生产一单位产品使B 增加7元收益,使C 增加3元成本。 (1)在竞争性市场中,A 的产出应是多少?
(2)社会最优的产出应是多少?
【答案】(1)在竞争性市场中,厂商A 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P=MC来安排生产,即A 的产出应满足:16=4qA 解得:q A =4。即在竞争性市场中,A 的产出为4。
(2)使社会最优的产出应该使社会(即包括A , B , C 在内)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7+16=4qA +3从中解得A 的产出为q A =5。故社会的最优产出为5。
6. 在寡头市场上,粘性价格经常存在。用相关模型解释其原因。
【答案】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某些寡头市场的价格相当稳定,即价格呈刚性。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提出了寡头市场的斯威齐模型,解释了寡头垄断市场上所存在的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现象。 斯威齐模型的假定条件是:如果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都不会跟着改变自己的价格,因而提价的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减少是很多的; 如果一个寡头厂商降低价格,行业中的其他寡头厂商会将价格下降到相同的水平,以避免销售份额的减少,因而该寡头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是很有限的。根据以上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寡头厂商的弯折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E 点即为弯折点。
斯威齐模型
由于需求曲线有弯折点,对应边际收益曲线也就成为间断的两段:MR 1和MR 2。那么当边际成本曲线MC 位于F 和G 两点之间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时,厂商的最大利润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都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只要边际成本曲线MC 的位置变动不超出边际收益曲线的垂直间断范围,寡头厂商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在一定条件下,寡头垄断厂商变动价格往往有弊无利。因此,寡头垄断企业一般不轻易进行价格竞争,而是把竞争重点放在改进技术和降低成本上。故而寡头市场上粘性价格经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