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范敬宜是我国当代著名报人,他从1951年投身于新闻事业,历任《东北日报》、《辽宁日报》副总编辑、《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他采写和策划的许多报道受到中央领导和普通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喜爱,更重要的是他能把舆论引导与满意的报道效果融于一体,为党报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本文立足于党报时代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以范敬宜的新闻实践作为切入点,以他在《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时期的新闻活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新闻作品和新闻编辑方面的论文论著为研究基础,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以原著解读和史论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出范敬宜的新闻思想和把关艺术,并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概括和评价了范敬宜的新闻思想和把关艺术对我国党报思想体系的完善和补充的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主要归纳、总结了范敬宜与众不同的新闻思想,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一、坚持“政治家办报”与“才子办报”的统一,“政治家办报”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宏观意识、大局意识;“才子办报”则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深厚的学养,物艺相通。二、坚持新闻“贴近中央精神、实际工作、群众脉搏。文章提出了实现“三贴近”的方法,即立足群众中、站在距离群众最近的角度来挖掘新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写新闻。三、编辑要善于“出点子”。这一节主要从当代编辑功能角色的转化和如何出好点子这两方面进行的,重点概括、总结了范敬宜如何出好点子,即点子从生活实践中来、要重视集体智慧。四、以正面宣传为主,加强批评性报道的建设意识。范敬宜要求记者以实事求是的作风、与人为善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愿望、心平气和的写法处理批评性报道,力争做到‘阻力较小,效果较好’。他要求记者把握好“度”,包括力度、温度、进度、角度等,“改变过去没有中间地带、‘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把着眼点放在指出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和发展前景上,尽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争取在做到反映问题、反映矛盾的同时,给人以光明,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办法,达到舆论监督的最佳效果。
第二章主要阐明了范敬宜新闻思想之成因及其对把关艺术的影响,主要包括:一、范敬宜特色新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媒体背景和个人背景。二、范敬宜新闻思想与其把关艺术的关系,本文概括出四对关系,即源与流的关系、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三、范敬宜特色新闻思想对其把关艺术的影响。主要是指系统的新闻思想对具体的把关有指导作用;范敬宜特色新闻思想又是对其把关艺术的总结、概括、升华。
第三章主要研究了范敬宜的舆论把关艺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把关理论研究综述,从个人层面、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对把关理论的研究做了梳理,研究了把关的目的即保证传媒组织有序运行、尽量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通、引导社会舆论,规范人们的行为、实现媒体的文化缔构作用。二、新闻舆论把关,这一节主要从舆论与新闻舆论、新闻舆论的特征及其把关的重要性、舆论把关功能的体现即选择功能、导向功能、净化功能、精化功能来展开。三、研究了范敬宜舆论把关艺术的体现。宏观层面上——报道的规划与决策,体现在策划上(“五个变迁的背后”)、体现在议程设置上(“关广梅事件”);中观层面体现在版面的设计上,即不拘一格选头条、集中版面以少胜多、图文并茂,两翼齐飞;微观层面上体现在稿件的选择与处理上,包括对具体某一篇稿件从语法层面、语义层面、语用层面的选择和对稿件的处理上,主要体现在从稿件的组合和配置来寻求合力艺术;讲究“抢”与“压”的艺术。
第四章为文章的结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范敬宜新闻思想及其把关艺术在当代新闻业中的借鉴意义,包括四点:一、党报、都市报、专业报等报纸的掌门人应坚持“政治家办报”与“才子办报”的结合;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学”与“术”的结合,从而使新闻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三、党报的宣传应该讲求正面宣传的艺术性(以“实”动人;把握好“度”)和批评报道的建设性;四、注意策划与媒体公信力的关系。正确的策划可以提高媒体的公信力,而无中生有的策划只会使媒体失去公信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