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联合培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630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糖原贮积症(glycogenosis or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答案】糖原贮积症是一类以组织中大量糖原堆积为特征的遗传性代谢病。引起糖原堆积的原因是患者先天性缺乏与糖原代谢有关的酶类。
2. 抗毒素。
【答案】抗毒素是一类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相应外毒素的毒性作用,机体经产生外毒素而致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即能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可丧失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成为类毒素,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3.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答案】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但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依靠食物提供的氨基酸。人类的必需氨基酸有八种:Leu , lie , Val , Met , Ser , Thr , Trp , Phe , Lys 。
4. 分子杂交(hybridization )。
【答案】杂交分子是指当两条不同来源的DNA (或RNA )链或DNA 链与RNA 链之间存在互补顺序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互补配对形成的双螺旋分子,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
5.
逆转录
【答案】
逆转录
毒的复制形式,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
6. 抗维生素
【答案】抗维生素是指结构类似于维生素的结构,它们在体内与维生素竞争,而使维生素不能发挥作用的某些化合物。在研宄维生素缺乏病的过程中经常使用某些抗维生素来造成动物的维生素缺乏病。
7. 分段盐析。
【答案】分段盐析是指利用不同蛋白质盐析时所需盐浓度不同,逐渐増加中性盐(常用硫酸
又称反转录,是以
为模板合成的过程,是病
铵)的浓度,从而使不同蛋白质先后析出的方法。例如血清中加入50%
的
析出,加入100%
的
8. 激活剂。 可使清蛋白析出。 可使球蛋白
【答案】激活剂是指所以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其中大部分是无机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另外还有对酶原起激活作用的蛋白质性质的大分子物质。
二、填空题
9.
途径是在细胞的进行的,三羧酸循环是在_____进行的,磷酸戊糖途径是在_____进行的。
【答案】细胞质;线粒体;细胞质
10.PRPP 是_____的缩写,它是从_____转变来得。
【答案】
11.蛋白质的最低自由能构象,常常通过_____残基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而稳定。
【答案】
12.人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X 噬菌体DNA 和大肠杆菌染色体DNA 之间可以发生_____重组。
【答案】位点特异性
13.蛋白质磷酸化是一个可逆过程,蛋白质磷酸化时需要的酶为_____,而去磷酸化时需要的酶为_____。
【答案】蛋白质激酶;蛋白磷酸酯酶
14.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浓度可以控制自身形成的速度,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
【答案】反馈
15.对同一种酶来说,酶的比活力越_____,_____越高。
【答案】高;纯度
16.核苷酸除去磷酸基后称为_____。
【答案】核苷
17.
生物氧化中产生的
_____和_____。
【答案】有机酸;直接脱羧;氧化脱羧
是由有机物氧化成_____经脱羧产生的,生物体内的脱羧方式有两种:
18.除了膜脂肪酰链的长度以外,影响膜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_____。
【答案】脂肪链的不饱和程度
【解析】:膜脂的基本成分是磷脂。因此膜脂的流动性主要决定于磷脂,影响磷脂流动性的因素很多,诸如:磷脂脂肪酰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胆固醇、鞘磷脂的含量、膜蛋白以及温度、pH 值、离子强度,金属离子等等,其中,以脂肪酰链的不饱和程度和链长尤为显著。
三、单选题
19.—种完整线粒体的悬液,含有所有的与ATP 合成有关的酶、辅助因子和底物。然而,在加入氧化底物后,并无ATP 合成,也没有氧气的消耗。在添加解耦联剂以后可导致氧气的消耗和底物的氧化。ATP 不能形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存在A TP 合酶的抑制剂
B. 电子传递的抑制剂
C. 存在解耦联剂
D. 存在鞛氨霉素
E. 存在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答案】A
20.磷酸化酶激酶催化磷酸化酶的磷酸化,导致该酶( )。
A. 由低活性形式变为高活性形式
B. 由高活性形式变为低活性形式
C. 活性不受影响
【答案】A
21.肝细胞内的脂肪合成后的去向( )
A. 在肝细胞内水解
B. 在肝细胞内储存
C. 在肝细胞内氧化供能
D. 在肝细胞内与载脂蛋白结合为VLDL 分泌入血
E. 以上都不对
【答案】D
22.胆固醇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前体分子?( )
A.CoA
B. 泛醌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D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