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36会计学之成本会计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判断说明题
1. 采用连环替代法,在测定某一因素变动影响时,是以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为条件的。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确定这一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 )
【答案】√
2. 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相对固定的费用。( )
【答案】√
3. 纤维作物的成本算至纤维初级产品加工完成为止。( )
【答案】√
【解析】纤维作物、香料作物、人参、啤酒花等的成本,算至纤维等初级产品加工完成为止。
4.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为各种成本差异单独设置账户。( )
【答案】×
【解析】定额法要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而在标准成本法下,一般只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这是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以及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根本区别。
5. 年底尚未脱粒的作物成本不包括脱粒费用。( )
【答案】×
【解析】年底尚未脱粒的作物成本,应包含预提的脱粒费用。
6. 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各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准确的是代数分配法。( )
【答案】√
【解析】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其中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首先,应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式,计算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内部和外部各单位)耗用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单位
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成本分配结果最正确。
7. 期末未完工程一般不负担管理费。( )
【答案】√
8. 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方法的主要标志。( )
【答案】×
【解析】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是是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 因而也是构成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标志。成本计算对象是区分产品成本计算各种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
9.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月末在产品成本可以按年初数固定计算。( )
【答案】√
【解析】按年初数固定计算适用于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不大,是否计算各月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
10.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都是直接生产费用。( )
【答案】√
【解析】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包括产品直接耗用的各种材料费用、发生人工费用和燃料动力费用。直接生产费用是指由生产工艺本身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原料费用、主要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和机器设备折旧费等。
二、简答题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答案】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在产品成本计算工作中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产品品种、产品批别和产品的生产步骤。因而以成本计算对象为主要标志(或以其命名)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也有三种。
(1)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称为品种法。适用于单步骤的大量生产, 如发电、采掘等;也可用于不需要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的大量、大批生产, 如小型造纸厂、水泥厂等。
(2)以产品批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称为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的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如修理作业、专用工具模具制造、重型机器制造、船舶制造等。
(3)以产品生产步骤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称为分步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 如纺织、冶金、机械制造等。
这三种方法, 之所以称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是因为这三种方法与不同生产类型的特点有着直接联系, 而且涉及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 因而是计算产品实际成本必不可少的方法。概括所有工业企业, 不论哪一种生产类型, 进行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基本方法, 不外乎这三种。
12,如何进一步理解不同方法的采用是基于管理的需要而品种法又是基本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 .
【答案】(1)生产工艺特点影响管理需求,管理需求则影响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等。 具体而言,单步骤、多步骤、大量、大批这些生产工艺上的特点会影响成本计算对象的选择,即对产品品种、产品批别和生产步骤的选择;同时也会影响成本计算期,是与生产周期一致,还是与会计周期一致;而对前面两方面的选择则会影响费用是否在完工产品和产成品之间分配。所以企业在确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必须同时考虑企业的生产特点和进行成本管理的要求。
(2)品种法的计算程序体现了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不管是单独使用品种法还是结合分步、分批法来计算成本,最后都需要将产品按照品种进行区分以核算成本。换而言之,不管计算方法如何结合,都需要品种法做铺底。所以品种法是基本方法中的最基本方法。
13.标准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模式有几种?标准成本差异类账户有什么特点?
【答案】(1)处理模式:标准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模式有以下两种:
①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库存产成品和本期已售产品。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与上述三者均有关系,分配差异后,资产负债表中的“在产品”项目和“产成品”项目以及利润表中的本期已售产品成本均反映的是实际成本。
②将本期发生的各种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在这种处理方法下,资产负债表中的“在产品”项目和“产成品”项目只反映标准成本。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是本期成本控制的结果,应当全部体现在本期的损益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各期的利润如实地反映各该期生产经营工作的全部成效,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因此,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的“在产品”项目和“产成品”项目以标准成本反映能较为如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避免了繁杂的成本差异分配工作,使产品成本的计算大为简化。但是,如果成本标准已经陈旧,显得过高或过低,那么第二种方法则会使会计报表反映失实。这时,必须对成本标准进行修订,以使其符合实际。西方企业一般都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标准成本差异类账户的特点
①“原材料”、“生产成本”和“产成品”账户登记标准成本
通常的实际成本系统,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流转过程,使用实际成本记账。在标准成本系统中,这些账户改用标准成本,无论是借方和贷方均登记实际数量的标准成本,其余额亦反映这些资产的标准成本。
②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
在标准成本系统中,要按成本差异的类别设置一系列成本差异账户,如“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等。差异账户的设置,要同采用的成本差异分析方法相适应,为每一种成本差异设置一个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