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941国际新闻与传播史论之世界新闻传播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三社四边”协定(“联环同盟”)

【答案】“三社四边”协定是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它们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

2. 《快报》

【答案】《快报》是法国最早的时事周刊,1953年5月15日由激进党人塞尔旺一施赖贝创办。起初是《回声报》的政治副刊,后来独立出来。因受传统期刊的影响,仍带有浓厚的政论色彩。1964年仿效美国《时代》周刊改革,肖J 弱政论色彩,增强时事新闻报道,并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可读性较强,从而发展成为法国最大的时事政治性新闻周刊。该刊注重调查性报道和新闻分析,立场保守。读者集中在知识阶层。

3. 公民新闻

【答案】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是指积极地让受众参与报道重要公民事件的新闻实践。公民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提出的新闻理念,是对社会责仟理论呼吁满足组成“大共同体”的各种不同团体的需要的直接反应。公民新闻是一种交互式新闻的形式,打破了现有的专业媒体组织垄断新闻内容的格局,使新闻生产的权力由媒体为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同时,它通过多渠道的新闻信息报道满足了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公民的知情权需求。“公民新闻”还使传统媒体的信源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议程设置功能受到影响。

4. 新闻框架

【答案】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新闻框架”(newsframe )的学术概念。

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

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

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

5. 《国际先驱论坛报》

【答案】《国际先驱论坛报》是美国企业在巴黎办的国际性英文日报。其前身是1887年10月开始出版的《纽约先驱报》欧洲版。二战期间停刊,1944年复刊,1967年5月22日改用现名。目前股权分属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惠特尼广播电视台。该报着重报道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通过卫星传送版面在伦敦、马赛、苏黎世、海牙、罗马、迈阿密、香港、新加坡等地同时印刷,行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美国资产阶级观察世界、传播观点的重要阵地。

6. 《小巴黎人报》

【答案】《小巴黎人报》是19世纪下半叶巴黎最有影响的四大廉价日报之一,1876年创刊,原为激进派小报,1888年转入让·迪皮之手后得到改造:①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参加任何重大的政治论争,因而被称为中间派。迪皮宣称,该报要做“公众舆论的调节者’夕; ②内容上因循《小口报》的做法,追求客观,不重言论,连载小说,增加社会、体育等有刺激性的新闻报道; ③经营管理上注重设备更新,是巴黎第一个使用轮转印刷机的报纸,改进发行推广工作。这些措施使该报销量直线上升,1914年达到150万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报纸”。

7. 英国《每日电讯报》

【答案】英国《每日电讯报》是英国第一家廉价报纸,是由斯莱上校于1855年6月29日在伦敦创办的,原名《每日电讯邮报》,创办不久就因财政困难而被债权人约瑟夫·摩西·莱维收购。该报在劳森接任主编后,从报道内容到编辑业务实行了全面改革,并网罗了一批作家参与报社工作,获得成功。该报是英国廉价报纸的先驱,劳森因该报的成功而被封为伯纳姆勋爵,并被称为“报业之父”。1828年,威廉·贝里成为它的新主人。1937年,该报与《晨邮报》合并,公开声称保持“独立保守”的政治观点,以“提供充分、明了和易于理解的新闻”为宗旨,实际上主要反映保守党右翼观点。该报比较重视国际报道,除头版是国内外要闻外,还有三版的国际新闻。编辑方针是严肃性新闻和人情味新闻相结合。为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辟有金融、科学、医药、房地产、汽车、农业、旅游、时装、戏剧、音乐、广播、电视、艺术、体育等许多专栏。读者以中产阶级为主。1993年口均发行量101万份。该报现已上网。

8. “日章旗”事件

【答案】‘旧章旗”事件是朝鲜新闻界对日斗争中最辉煌的战绩。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朝鲜运动员孙基祯代表日本队夺得马拉松冠军,《东亚日报》、《朝鲜日报》、《朝鲜中央日报》在刊登孙基祯的相片时抹掉了其身上的日本国旗。日当局发现后,逮捕了有关人士,《东亚日报》社长被迫辞职,报纸停刊九个月。

9. 安塔拉通讯社

【答案】安塔拉通讯社成立于1973年,是印尼国家通讯社,由国家情报部管理,国内外派有常驻记者,同世界主要通讯社有新闻交换协定,是不结盟国家通讯社联盟、亚太通讯社、国际伊斯兰通讯社的成员国。

10.BSkyB

【答案】BSkyB 是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ritishSkyBroadcasting )的简称,是新闻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也是英国和爱尔兰地区最大的付费电视台,在英国公司的排行榜上排名第19位,资产达118亿英镑,约合192亿美元。作为全球最为成功的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商之一,BSkyB 有一套为整个英国提供服务的、拥有数百个数字频道的、欧洲最大的直接到户的卫星付费电视系统,采用月租、多频道包、工PPV 即时按次付费、互动增值服务等灵活的商务模式为其订户提供服务。同时,BSkyB 利用数百个频道中的48个频道来开展准视频点播业务。1998年10月,BSkyB 开通数字服务,成为全球数字电视运营商的楷模。BSkyB 的前身是英国天空电视台(SkyTelevision )和英国卫星广播公司(BritishSatelliteBroadcasting ,简称BSB )。

11.潘恩

【答案】潘恩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1774年投入美国独立战争运动,曾任报刊编辑、大陆会议外交委员会秘书等职。1776年发表了《常识》一书,擂响了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战鼓。他的政治学说为美国的建国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美国独立后,他于1787年回到欧洲,参与了法国《人权宣言》的起草,后来还出版了《人权论》、《理性的时代》。这些文字都成为反封建斗争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世界意义。

12.意见领袖

【答案】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在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实验中发现,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是两级传播“大众传播—意见领袖—般受众”。在拉扎斯菲尔德和卡兹的后续研究成果《个人影响》和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二书中进一步发展。意见领袖的基本特点是: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其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13.www 网站

【答案】www 网站是WorldWideWeb (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 ,中文名为“万维网”。www 网站起源于1989年3月,由欧泌}量子物理实验室C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