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提出“我们一切的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的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C. 巴甫洛夫

D. 托尔曼

【答案】C

2. 下列( )强化的效果最好。

A. 定时间隔

B. 不定时间隔

C. 定比间隔

D. 不定比间隔

【答案】D

3. 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关系( )。

A. 彼此独立

B. 儿心是教心的基础

C. 教心是儿心的具体应用

D. 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答案】D

4. 当儿童改正了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后,家长取消了不准看动画片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答案】B

【解析】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

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负强化主要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小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不准看动画片对儿童来说是仄恶的刺激,当儿童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时,家长就取向了这个仄恶刺激来增加幼儿以后认真完成作业的频率,因此,属于负强化。

5.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 心理评估

B. 心理诊断

C. 心理辅导

D. 心理测验

【答案】A

6. 下面哪种不是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 ( )

A. 再测法

B. 复本法

C. 分半法

D. 异质法

【答案】D

【解析】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有:①再测法; ②复本法; ③分半法; ④同质法。异质法不属于估计信度系数的方法。因此,答案为D

7. 班杜拉认为父母、教师、同伴和其他人都具有榜样的作用。一般说来, ( )最易被模仿。

A. 地位低的榜样

B. 地位高的榜样

C. 受奖行为

D. 敌对的、攻击性行为

【答案】D

8.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

A. 元认知策略

B. 资源管理策略

C. 精细加工策略

D. 组织策略

【考点】学习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

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或解决问题。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己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根据定义,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拎、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因此,答案选A 。对于每种学习策略都要适当展开去记忆,2012年考试就有一道关于学习策略的简答题。

9. 概括策略属于( )。

A. 记忆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阅读理解策略

【答案】C

10.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的类别的考查。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实质是“有关……的知识”,同时属于在程序性知识当中。

二、简答题

11.分析社会规范信奉区别于依从与认同的本质特点。

【答案】规范的信奉是规范的一种高级接受水平或高度遵从态度,是品德形成的最高阶段。规范的信奉性接受或信奉性遵从,表现为主体的规范行为的动机是以规范本身的价值信念为基础,其规范行为是由社会规范的价值信念所驱动的。社会规范信奉的区别于依从与认同的本质特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