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吉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801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欧元和美元两种货币来说,如果欧元的汇率上升,那么美元的汇率将

A. 上升

B. 下降

C. 不一定,尚需考虑其他因素

D. 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答案】B

【解析】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说明一单位的欧元可以换到更多的美元。换到更少的欧元,美元对欧元的汇率下降了。反过来说就是一单位的美元只能

2. 以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

A.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

B. 政府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C. 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D. 国际收支平衡能反映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答案】B

【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3. 构成政策无效性命题的关键是( )。

A. 价格和工资是有完全伸缩性的

B. 预期是合乎理性的

C. 价格和工资是有完全伸缩性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

D. 信息是不完全的

【答案】C

【解析】当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且有理性预期时,由于市场会自动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的产出水平,因而任何政策都只会造成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因而政策无效。

4. 下列( )假设不构成IS 一LM 模型的基础。

A. 货币供给与利率负相关

B. 所有债券有同样的利率

C. 货币需求与产量正相关

D. 有两种金融资产:货币和债券

【答案】A

【解析】LM 曲线假设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即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和利率没有因果关系。

5. 在下列选项中,可能造成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是( )。

A. 在所有产品提价时,工人认识到了自己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B. 政府实行投资津贴政策

C. 政府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D. 工资茹性

【答案】D

【解析】A 项,根据理性预期,工人认识到了相对价格未变,这就有可能使总供给曲线不向右上方倾斜; B 项,投资津贴作为总供给模型的外生变量,可能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C 项,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对总需求的影响; D 项,工资茹性使得货币工资水平稳定,这种情况下价格水平的上升会降低实际工资,使得企业的劳动成本支出下降,企业会因此增加雇员人数,进而社会总产出得以提高。总的来看,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来社会总产出的提高,因此总供给曲线将向右上方倾斜。

二、论述题

6.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请概括地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提示:你可以先画一个简要的图表,然后根据这一图表阐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纲要)

【答案】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这一理论发表于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图对凯恩斯理论进行通俗化的概括和阐述。

图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图所概括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纲要,包括以下几点: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用于增加储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大。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而小于1,因此,投资乘数大于1。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5)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L 1和L 2组成,其中L 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 2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m 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组成。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即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

,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

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

三、计算题

7. 若总供给曲线Y s =400,总需求曲线为Y D =500-40P。

(1)计算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增加10%,求新的均衡点,并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

【答案】(1)供求平衡时,Y s =YD ,即:

400=500-40P

解得:P=2.5。所以,在供求平衡点的价格为2.5,产量为400。

(2)当总需求增加10%时,新的总需求曲线为:

由Y s =YD ,得P=3.41。

所以,新的供求平衡点的价格为3.41,产量为400。

比较看出,当总需求增加10%时,物价水平上涨,但产量不变。这说明当总供给曲线垂直时,此供给曲线为占典总供给曲线,总需求的变动不会改变国民收入,只会带来价格的上升或下降,此时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