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康复医学科题库>风湿科题库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 男性,38岁,全身多发性周围关节肿痛,反复发作4余年,发作时伴有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 . A.发病和免疫反应有关
B . RA最基本病理变化是滑膜炎
C . 血中类风湿因子本质是IgM抗体
D . 类风湿因子阳性具有诊断价值
E . 高滴度RF提示预后较差

患者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3天前开始发热、腹痛、腹泻,全腹有压痛,腹水量增加,应尽快做哪项检查() 便常规及便培养。 血培养。 腹水常规及细菌培养。 腹部B超检查。 肝胆脾CT检查。 拉米呋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抑制病毒增强子活性。 降解病毒mRNA。 清除细胞核内cccDNA。 参与到HBV-DNA合成过程中阻止新链合成。 竞争性抑制HBV-DNA聚合酶。 患者,女性,20岁,1周前在健身房运动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不能低头,自服止痛药无效,头颅CT未见异常,应做的检查是() CT脑扫描。 头颅MRI。 脑血流图。 脑电图。 腰椎穿刺。 患者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伴腹水,2天以来发热、腹痛、腹泻,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腹水量增加,患者最可能并发() 胆道感染。 自发性腹膜炎。 肠道感染。 阑尾炎。 门静脉炎。 应用α-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其血象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时需停药() 血小板<50×109/L。 白细胞<3.O×109/L。 白细胞<4.O×109/L。 血小板<40×109/L。 中性粒细胞<2.O×109/L。 男性,38岁,全身多发性周围关节肿痛,反复发作4余年,发作时伴有晨僵现象,活动后减轻,化验:RF(+)。拟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说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