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宁夏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845C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连续存储设计时,存储单元的地址( )。

A. 一定连续

B. 一定不连续

C. 不一定连续

D. 部分连续,部分不连续

【答案】A

【解析】连续存储是指数据的物理存储相连,即存储单元的地址是连续的。

2. 下述文件中适合于磁带存储的是( )。

A. 顺序文件

B. 索引文件

C. 哈希文件

D. 多关键字文件

【答案】A

【解析】磁带存储是一种顺序存储,顺序文件(sequential file)是记录按其在文件中的逻辑顺序依次进入存储介质而建立的,即顺序文件中物理记录的顺序和逻辑记录的顺序是一致的。因此顺序文件适合磁带存储。

3. 为支持 中视频文件的快速随机播放, 播放性能最好的文件数据块组织方式是( )

A. 连续结构

B. 链式结构

C. 直接索引结构

D. 多级索引结钩

【答案】A

【解析】为了实现快速随机播放, 要保证最短的查询时间, 即不能选取链表和索引结构, 因此连续结构最优。

4. 下列选项中, 描述浮点数操作速度指标的是( )。

A.MIPS

B.CPI

C.IPC

D.MFLOPS

【答案】D

【解析】MFLOPS(Million 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表示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次浮点运算, 用来描述计算机的浮点运算速度, 适用于衡量处理机的性能。

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表示每秒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对于一个给定的程序, MIPS 定义为

这里所说的指令一般是指加、减运算这类短指令。

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 就是每条指令执行所用的时钟周期数。由于不同指令的功能不同, 造成指令执行时间不同, 也即指令执行所用的时钟数不同, 所以CPI 是一个平均值。

IPC(Instructions per Cycle)每个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数。

5. 若数据元素序列11,12,13,7,8,9,23,4,5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 ).

A.. 起泡排序

B. 插入排序

C. 选择排序

D. 二路归并排序

【答案】B

【解析】经过两趟排序后,A 项起泡排序的结果是两个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了序列的最终位置;B 项插入排序的结果是前三个数有序即可;C 项选择排序结果是两个最小的元素在最前面按顺序排好;D 项二路归并排序的结果是长度为4的子序列有序,即前4个数排好序,接下来的4个数排好序. 显然题目中的元素序列只能是插入排序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因此,B 项正确.

6. 下列有关接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状态端口和控制端口可以合用同一寄存器 B. 接口中CPU 可访问寄存器, 称为端口

端口

指令, C. 采用独立编址方式时, 【答案】D 【解析】采用统一编码方式,

存储器和端口共用统一的地址空间, 不需要专用的

任何对存储器数据进行操作的指令都可用于端口的数据操作。所以D 错误

7. 程序员利用系统调用打开I/O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 ).

A. 逻辑设备名

端口地址和主存地址可能相同 D. 采用统一编址方式时, CPU 不能用访存指令访问

B. 物理设备名

C. 主设备号

D. 从设备号

【答案】A

【解析】设备管理具有设备独立性的特点,操作系统以系统调用方式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逻辑设备名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时,调用中使用的是逻辑设备名,例如LPT1或COM1等. 而操作系统内部管理设备使用的是设备编号.

8. 已知关键字序列5,8,12,19,28,20,15,22是小根堆(最小堆) ,插入关键字3,调整后的小根堆是( ).

A.3, 5, 12, 8, 28, 20, 15, 22, 19

B.3, 5, 12, 19, 20, 15, 22, 8, 28

C.3, 8, 12, 5, 20, 15, 22, 28, 19

D.3, 12, 5, 8, 28, 20, 15, 22, 19

【答案】A

【解析】在堆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后,将不再满足堆的性质. 为了使其成为新堆,在输出堆顶元素后,需要调整剩余元素. 具体过程如图(1)〜(5)所示,(1)为原堆,(2)为插入3后,(3)、(4)为调整过程,(5)为调整后的小根堆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