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数学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单选题
1. 诗赋考试始于( )
A. 西汉
B. 魏晋
C. 隋朝
D. 唐朝
【答案】D
2. 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
A. 音乐、修辞学、几何学
B. 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 文法、修辞学、天文学
D. 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西方古代课程内容的考查。古希腊智者派创造了文法、修辞和辩证法等科目,称为“三艺”。苏格拉底提出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三艺”的基础上增加了音乐,成为“四艺”。
3.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采取“道德两难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其依据是人的道德发展具有( )。
A. 阶段性、顺序性、差异性
B. 阶段性、差异性、小平衡性
C. 顺序性、差异性、不平衡性
D. 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道德认知发展模式理论基础的把握程度。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由科尔伯格等人创建的。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能力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一致性,要求在每个儿童己有发展水平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道德判断水平。这道题可以引用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理解这道题,用这样的途径理解就会发现题目简单很多。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4. 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推动新大学运动,制造了柏林大学办学模式,为大学增添了( ) 。
A. 人才培养功能
B. 科学研究功能
C. 社会服务功能
D. 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B
【解析】德国教育家洪堡曾对各级学校教育进行了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柏林大学的创办。
,不仅对德国大学的现代化,而起对欧美其他国柏林大学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统一”
家大学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封建社会地方官学何时开始设立? ( )
A. 秦代
B. 西汉
C. 东汉
D. 魏晋
【答案】B
6. 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
A. 运动技能
B. 动作技能
C. 策略技能
D. 心智技能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技能分类的考查。根据技能的特点,技能可分为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两类。吹拉弹唱、写字绘画等属于运动技能的范畴,运算、写作、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策略技能是心智技能与运动技能的合成,是一个人造的术语。拓展开来理解,虽然运算,写作也要运动,但在整个活动中并不处于主要地位,最重要的还是头脑中的一些劳动运动。
7. 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 )
A. 湖南自修大学
B. 鲁迅艺术学院
C. 平民女学
D. 农民运动讲习所
【答案】B
8. 初步建立学校系统——官学和私学是在( )
A. 汉代
B. 南北朝
C. 西周
D. 两晋
【答案】A
9. 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徘不发”。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
A. “达其辞”
B.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 “开其意”
D. “心求涌而未得之意”
【答案】D
【解析】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在思考了相当时间后还想不通,然后再启发他; 学生思考而有所领会,想说而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比如,一个方形的东西,老师已经说了一个角的样子,学生尚不能推出其余三个角的样子,这说明他还思考的不够,教师则不比要多讲,应该让学生再进一步思考。
“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因此,答案选D 。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著名教育家说过的话,理解透彻。
10.“玉小琢,小成器; 人小学,不知道”的思想出自( )。
A. 《学记》
B. 《大学》
C. 《论语》
D. 《师说》
【答案】A
11.什么制度的确立标志着太学的成立?
A. 五经博士
B. 视学制度
C. 博士弟子制
D. 察举制
【答案】C
12.下列术语中,含义不同于“认知结构”的是( )
A. 统觉团
B. 认知地图
C. 学科基本结构
D. 编码系统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