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57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总投资和净投资
【答案】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以及存货)的支出。由于资本在不断地消耗折旧,因此在每年的总投资里,有部分额度需要用于弥补当年的资本折旧,这部分投资是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称为重置投资,余下的部分,则称为净投资。净投资等于总投资减去重置投资。
2.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其典型的特征是存在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其中,π为预期通货膨胀率,整理得
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率处于自然失业率状态。
3. 边际消费倾向
【答案】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 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为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
式中,△C 表示增加的消费,△Y 表示增加的收入。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此,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波动。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MPC=β。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0 4. 对外贸易乘数 【答案】对外贸易乘数是指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对外贸易乘数表示出口增加1单位引起国民收入变动多少。由四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决定公式可得对外贸易乘数,即为: 第 2 页,共 35 页 e 。可见,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 式中,刀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进口倾向越小,则对外贸易乘数越大。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计算公式可知,有了对外贸易之后,不仅出口的变动,而且投资、政府支出、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与封闭经济相比,也发生了变化。在封闭经济中,投资、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而现在成了,乘数小了。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进口商品上去了。 5.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例如,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刺激私人投资,进而刺激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可通过紧缩货币供给量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生产和就业减少些或增长慢一些。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6. 货币乘数 【答案】货币乘数又称为货币创造乘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中央银行新增一笔原始货币供给使活期存款总和(亦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这笔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数。如果是活期存款,将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和(D 为活期存款总额,R 为 原始存款,r d 为法定准备率,r e 为超额准备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r c 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Cu +D, ,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同时,引入基础货币H (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第 3 页,共 35 页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简答题 7. 为什么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 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画图说明。 【答案】IS 曲线上的点都是能够实现产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组合点。IS 曲线右上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供给,IS 曲线左下方的任意一点都表示存在超额产品需求。下面结合图分析为什么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 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上供过于求的情况。 图 IS 曲线右上方的点的经济含义 如图所示,A 点位于IS 曲线右上方,与IS 曲线上的B 点利率水平相同,与IS 曲线上的C 点收入水平相同。A 点与B 点利率水平相同,则反映到图下图中体现为对应的A' 、B' 在同一条AD 曲线上。将A 点所对应的收入水平垂直下拉到AD-y 坐标系中,可见在该收入水平上,对应着AD 曲线上的A' 点。在A' 点上,存在着AD 8. 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答案】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 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从而引起萧条,因而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 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从而使经济繁荣,因 第 4 页,共 3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