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816数据结构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若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产生缺页,则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可能执行的是( )

I. 处理越界错 II. 置换页 III. 分配内存

A. 仅I 、II

B .仅II 、III

C. 仅I 、III

D.I 、II 、和III

【答案】B

【解析】用户进程访问内存时缺页会发生缺页中断。发生缺页中断,系统地执行的操作可能是置换页面或分配内存。系统内没有越界的错误,不会进行越界出错处理。

2. 某系统有n 台互斥使用的同类设备,3个并发进程需要3, 4, 5台设备,可确保系统不发生死锁的设备数n 最小为( )

A.9

B.10

C.11

D.12

【答案】B

【解析】2+3+4+1 = 10

3. 若则下列表达式采用8位定点补码运算实现时,会发生溢出的是( )

A.x+y

B.-x+y

C.x-y

D.-x-y

【答案】C

【解析】8位定点补码能表示的数的范围为:

A 结果为78, B结果为-128, D结果为-78都在此范围内,只有C 结果128超过了8位定点补码能表示的数的范围,会发生溢出

4. 为提高散列(Hash )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用的正确措施是( )。

I .增大装填(载)因子

II. 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

III. 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

A. 仅I B. 仅 II C. 仅 I 、II D. 仅 II 、III

【答案】D

【解析】散列表的查找效率(比较次数)取决于: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和散列表的装填因子a 。CX 标 志着散列表的装满程度,通常情况下,(X 越小,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反之,a 越大,表示已填入的记录越多, 再填入记录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选项I 错误,越是增大装填因子,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查找 效率也越低。选项II 正确。选项III 正确。采用合适的处理冲突的方法避免产生聚集现象,也将提高查找效率。例如,用拉链法解决冲突时不存在聚集现象,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时易引起聚集现象。

5. 如果要求一个线性表既能较快地查找,又能适应动态变化的要求,可以采用下列哪一种查找方法。

A. 分块

B. 顺序

C. 折半

D. 哈希

【答案】A

【解析】分块查找,把线形表分成若干块,块间是顺序存储的,所以查找速度较快。在每一块中的数据元素的存储顺序是任意的,所以便于线性表的动态变化。

6. 某时刻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此时的安全序列是( )。

A.P1, P2, P3, P4

B.P1, P3, P2, P4

C.P1, P4, P3, P2

D 不存在

【答案】D

【解析】典型的死锁避免算法,银行家算法的应用。银行家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单元,考生对此应该非常熟悉,本题并无难点。分析一下下表,可以看到,经过P1, P4的运行以后,可用资源是2, 2,1,而 P2, P3所需资源分别是1,3, 2和1,3,1。所以剩余资源已经不够P2或P3的分配,亦即找不到能够安全运行的序 列,因此此时是处于不安全状态,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安全序列。

7. 下面关于求关键路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求关键路径是以拓扑排序为基础的

B. —个事件的最早开始时间同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相同

C. 一个事件的最迟开始时间为以该事件为尾的弧的活动最迟开始时间与该活动的持续时间的差

D. 关键活动一定位于关键路径上

【答案】C

【解析】一个事件的最迟开始事件是这个事件能够拖到的最晚时间,从这个时刻开始做完这个事件不影响其后续事件的开始时间。

8. 若路由器R 因为拥塞丢弃IP 分组,则此时R 可向发出该IP 分组的源主机发送的ICMP 报文件类型是( )。

A. 路由重定向

B. 目的不可达

C. 源抑制

D. 超时

【答案】C

【解析】当路由器或主机由于拥塞而丢弃数据报时,就向源点发送源点抑制报文,使源点知道把数据报的发送速率放慢,正确选项为C 。

9. 某自治系统内采用RIP 协议,若该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器R1收到其邻居路由器R2的距离矢量,距离矢量中包含信息

B.R2可以到达netl ,跳数为16

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l , 跳数为17

D.R1不能经过R2到达netl

【答案】D

【解析】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15个路由器,因此距离等于16时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 协议里规定16为路由不可达,答案为D 。

则能得出的结论是( )。 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l ,跳数为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