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8普通心理学之心理学导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高级形式,指教师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可以提高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特点:从他控到自控: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

2. 心理发展

【答案】心理发展是个体或种系的心理从发生、发展到死亡的持续的规律性变化过程,指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在心理科学中,心理发展一般是从心理的种系发展和心理的个体发展两个方面认识的。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的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也就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3. 心理理论

【答案】心理理论指心理学家用来命名幼儿如何理解自己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的一个概念,即幼儿对心理或精神世界的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世界的? 幼儿是否接受不同的心理状态等。皮亚杰最早开展了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但全面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成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这个领域中研究最多的是幼儿如何理解“错误信念”。另外,探察幼儿是否理解人的观念是从何而来也是重要内容。对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因素也逐渐成为研究焦点。

4. 机能主义

【答案】机能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一个流派。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相同,他们也主张研究意识,但他们不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认为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这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5. 依恋

【答案】依恋指婴儿和照看人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表现为婴儿和照看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依恋一般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型、逃避型和

矛盾型。依恋形成和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前依恋期、依恋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期。

6. 比率智商

【答案】比率智商是智商的一种形式,是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一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

年龄或智力年龄,CA 表示实足年龄或实际年龄。

比率智商依赖智力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其局限性如下:

(1)心理年龄不可能永远随实足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的年龄,再按这个公式计算就会得出智,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结论;

(2)若两个智力测验的标准差不同,所得的结果便不能进行比较。智力测验中己较少使用,由离差智商代替。

7. 心理

【答案】心理是个体一切精神活动的总称。与物质相对,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现象,以及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具有不同程度觉知的各种心理现象。人类心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一般包括个体心理、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的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即客观事

,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和情物作用十人(主要是人脑)

感过程、意志过程。三者合在一起简称为“知情意”。认识、情感或意志这三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统一在一起的。

8. 诱因理论

【答案】诱因理论是动机理论中的一种。由于驱力理论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人们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指能激起有机体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诱因具有唤醒有机体并指导行为朝向的作用。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的,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式中IQ 表示比率智商.MA 表示心理

二、单项选择题

9. 蕴涵“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是( )。

A. 社会学习理论

B. 人本学习理论

C. 认知学习理论

D. 联结学习理论

【答案】A

【解析】根据班都拉(班杜拉)实验研究结果,在影响个体观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中,榜样身教的作用远远胜于言传。而人本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和个体情感体验的价值; 认知学习理论重视的是个体认知结构和知识掌握的价值; 联结学习理论强调的则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不重视榜样的作用。

10.“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陶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 心境

B. 激情

C. 应激

D. 热情

【答案】B

11.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 华生

B. 瓦龙

C. 埃里克森

D. 弗洛伊德

【答案】C

12.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 自主感

B. 亲密感

C. 勤奋感

D. 同一感

【答案】D

【解析】艾里克森将个体人格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人格发展任务不同。①婴儿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②儿童早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主要的发展在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⑤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⑦成年中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并避兔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1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 ) 提出的。

A. 斯皮尔曼

B. 吉尔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