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级工商管理题库>中级金融专业题库

问题:

[单选]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A . “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B . “保持通胀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C . “保持进出口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 . 促进经济增长

2012年年末,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口径,我国某商业银行各类贷款余额及贷款损失准备的情况是:正常贷款1000亿元;关注贷款100亿元;次级贷款20亿元;可疑贷款10亿元;损失贷款10亿元;贷款损失准备100亿元。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是()亿元。 A.10。 20。 40。 100。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0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A.2010年前流动性紧缩的滞后影响。 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活品价格涨幅较大。 共同理性预期放大效应。 成本推进。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呈现逐月逐季加快趋势,2010年和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同比上涨303%和5.4%。为实现当年宏观经济目标,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6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有所缓和稳健货币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主要价格指数也呈现出回落走势,2012年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中国人民银行在2011年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其政策效果是()。 A.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提高企业借贷成本。 提高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降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降低企业借贷成本。 为调控宏观经济,应对就业及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同时采取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200亿元;购回3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票据。假定当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超额准备金率2%,现金比率为3%。中国人民银行此将从货币投放产生的货币供给(M1)是()亿元。 A.500。 2000。 2575。 3030。 为调控宏观经济,应对就业及经济增长乏力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同时采取了以下货币政策措施:买入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200亿元;购回300亿元商业银行持有的央行票据。假定当时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5%,超额准备金率2%,现金比率为3%。通过此次货币政策操作,中国人民银行每投放1元的基础货币,就会使货币供给(M1)增加()元。 A.5。 5.15。 6.06。 20。 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