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912建筑构造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屋面排水组织设计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答案】(1)内容

排水组织设计就是根据屋面形式及使用功能要求,确定屋面的排水方式及排水坡度,明确是采用有组织排水还是无组织排水。如采用有组织排水设计时,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雨水流量、暴雨强度、降雨历时及排水分区,确定屋面排水走向;通过计算确定屋面檐沟、天沟所需要的宽度和深度,并合理地确定水落口和水落管的规格、数量和位置,最后将它们标绘在屋顶平面图上。

(2)要求

GB50015在进行屋面有组织排水设计时,除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外,还需注意下述事项:

①划分排水区域。

②确定排水坡面的数目及排水坡度。

③确定檐沟、天沟断面尺寸及纵向坡度。

④水落管的规格及间距。

2. 屋面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案】屋面是屋顶上部防水、保温隔热等构造层的总称。屋面设计应考虑其防水、保温隔热、结构、建筑艺术等方面的要求。

(1)防水要求

防水是利用防水材料的致密性、憎水性构成一道封闭的防线,隔绝水的渗透。屋面的防水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它涉及建筑及结构的形式、防水材料、屋面、坡度、屋面构造处理等问题,需综合加以考虑。设计中应遵循“合理设防、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保温隔热要求

屋面应能抵御气温变化的影响,即冬季保温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和防止结露,夏季隔热降低建筑物对太阳能辐射热的吸收。屋面的保温通常采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阻止室内热量由屋面流向室外。屋面的隔热则通常采用设置通风间层、蓄水、种植等方法,利用通风、遮阳、蒸发等方式减少由屋面传入室内的热量。

(3)结构要求

屋面结构设计一般应考虑其自重及风、雨、雪、施工等荷载,上人屋面还要承受人和设备等荷载。为防止在结构荷载和变形荷载作用下引起屋面防水主体的开裂、渗水,屋面还应具有适应

主体结构受力变形和温差变形的能力。

(4)建筑艺术要求

屋面是建筑外部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对建筑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很大的影响。屋面设计还应满足建筑艺术的要求。

(5)其他要求

屋面设计还需满足其它要求,如利用屋面或露台进行园林绿化设计,不仅拓展了建筑的使用空间,提高了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还改善了建筑周边的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益。

3.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答案】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组合构成。

(1)承重结构可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柱、梁代替)、楼板、屋面板等。

(2)围护结构可分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 (3)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等。

(4)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遮阳、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篷等。

4. 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哪几种?其组成如何?

【答案】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可分为全现浇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和装配整体式框架四种形式。

(1)全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2)半现浇式框架是指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或柱为现浇,梁板为预制的结构。 (3)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 (4)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预制梁、柱和板在现场安装就位后,在梁的上部及梁、柱节点处再后浇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

5. 简述饰面装修的作用。

【答案】饰面装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作用

进行饰面装修处理,可提高构件、建筑物对外界各种不利因素如氧化、风化等的抵抗能力,还可保护建筑构件不直接受到外力的磨损、碰撞和破坏,提高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年限。

(2)改善环境条件,满足房屋的使用功能要求

对建筑物表面的装修,可改善室内外清洁、卫生条件,且能增强建筑物的采光、保温、隔热、隔声性能。

(3)美观作用

建筑师根据室内外环境的特点,通过巧妙组合,可创造出优美、和谐、统一而又丰富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对美的要求。

6. 楼盖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有哪些?

【答案】(1)楼盖层的基本组成

楼盖层由面层、楼板、顶棚三部分组成。

①面层

又称楼面或地面,起着保护楼板、承受并传递荷载的作用,同时对室内有很重要的清洁及装饰作用。

②楼板

它是楼盖层的结构层,一般包括梁和板。

③顶棚

是楼盖层的下面部分。据其构造不同,有抹灰顶棚、粘贴类顶棚和吊顶棚三种。

(2)楼盖层的设计要求

应满足建筑的使用、结构、施工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要求。

①楼板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②满足隔声、防火、热工等方面的要求。

③满足建筑经济的要求。

7. 当底层平台下作出入口时,为保证净高,常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在底层变作长短跑梯段。起步第一跑为长跑,以提高中间平台标高。这种方式

仅在楼梯间进深较大、底层平台宽富裕时适用。

以满足净空高

标高(2)局部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

使其低于底层室内地坪标高度要求。但降低后的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仍应高于室外地坪标高,以免雨水内溢。这种处理方式可保持等跑梯段,使构件统一。但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的降低,

常依靠底层室内地坪

绝对值的提高来实现,可能增加填土方量或将底层地面架空。

(3)综合上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适当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这种处理方式可兼有前两种方式的优点,并弱化其缺点。

(4)底层用直行单跑或直行双跑楼梯直接从室外上二层。这种方式常用于住宅建筑,设计时需注意入口处雨篷底面标高的位置,保证净空高度在2.2m 以上。

8. 确定梯段和平台宽度的依据?

【答案】(1)梯段尺度

①梯段尺度分为梯段宽度和梯段长度。梯段宽度应根据紧急疏散时要求通过的人流股数多少确定。每股人流按550mm 宽度考虑,双人通行时为1100mm , 三人通行时为1650mm , 余类推。同时,需满足规范中对梯段宽度的低限要求,并应注意梯段宽度与梯段净宽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