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商学院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国际贸易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由贸易

【答案】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进行干涉,不加以限制,允许商品自由地输入和输出的政策。自由贸易在没有进口关税、出口补贴、国内生产补贴、贸易配额或进口许可证等因素限制下进行的贸易或商业活动。自由贸易理论产生的基本依据是比较优势理论:各地区应致力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的商品,来交换其那些无法低成本生产的商品。

2. 知识收益

【答案】知识收益是移民给移民接收国带来的一项间接经济收益。新移民的到来为移民接收国带来了知识,而且无论是商业关系、食品烹饪法、艺术才能、务农经验还是其他专门技术,都具有相当的价值。移民所具有的知识带来的经济收益不仅为移民自身和其劳务购买者分享,同时也会传播给移民接收国的其他居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

3. 非关税壁垒

【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4. “战略性”贸易保护

【答案】“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加拿大经济学家巴巴拉•斯潘

和詹姆斯•

布朗德该理论认为:由于国际市场上的不完全

竞争性质和规模经济的存在,市场份额对各国企业变得更加重要。市场竞争变成一场少数几家企业之间的“博弈”,谁能占领市场,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通过政府补贴等来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胜,而企业获胜之后所得的利润会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

5. 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答案】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是俄林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而得出的著名结论:国际贸易最终会使所有生产要素在所有地区都趋于相等。

俄林认为,在开放经济中,国际间因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

过两条途径而逐步缩小,即要素价格将趋于均等。同时,俄林认为生产要素价格完全相同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种趋势。其实现途径有两条,第一条途径是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直接均等化;第二条途径是商品的国际移动,它导致要素价格的间接均等化。

6. 国际股票投资

【答案】国际股票投资是国际证券投资的种类之一,是在国际股票市场上发行和买卖股票所形成的国际资本投资活动。国际股票投资包括让境外投资者直接购买本国上市或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以及本国投资者利用海外存托凭证获得对非本国公司股票的所有权。

7. 劳动力流动

【答案】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和通讯、家庭和婚姻、受教育程度等;政治因素,包括战争、国家政策、政治变革等。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推力(使人被迫迁移)和引力(吸引人们迁移)。

从流动的方向看,劳动力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

8. 国民待遇

【答案】

国民待遇它是缔结贸易条约的一项法律原则,是指一国给予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在经济上的待遇不低于给予本国公民和企业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包括税收、知识产权的保护、市场的开放等,以保证成员国产品与本国产品以同样的条件竞争。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条约中采用国民待遇条款,是为了在对方市场上取得与该国法人、自然人同等的地位和条件,以利于进行竞争,扩大贸易。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国民待遇必须对等,不得损害对方国家的经济主权,并只应限于一定范围。

二、思考题

9. 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 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贸易前,中国汽车的产量和价格;

(2)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口或出口量;

(3)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厂商和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答案】(1)将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方程联立,由

解得:贸易前中国汽车价格P 为20000,产量为1600。

即有:

(2)自由贸易下中国进口汽车,由于假设中国为汽车进口小国,则国内汽车价格等于国际市场价格10000,汽车的需求为1800, 生产为1400,进口量为400。

(3)自由贸易下汽车需求和供给曲线如图所示,则有:

消费者福利增加:

生产者利润减少:

社会福利增加:

10.请具体分析发达国家实行农产品保护的原因,并讨论为什么在关贸总协定中农产品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答案】发达国家实行农产品保护以及关贸总协定中农产品作为特殊情况处理的原因: (1)基本原因:一般在工业发达国家里,农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增长和技术发展使得工业生产的机会成本下降,而农业变化不大,其机会成本也就相对上升,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也就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逐渐丧失。而且,工业增长越快,农业的比较优势丧得也越快。为了避免农民收入的大幅下降,经济发达国家需要保护农产品。

(2)根本原因:土地的不可转移性。土地不像资本和劳动力,除了生产农产品外别无他用,而当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业时,对农产品的保护就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存问题。作为政府,无论从土地资源的利用还是对农民的生存的关心,无论是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不得不对农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3)其他原因。

①从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出发,强调实行保护对稳定市场价格,保护生产者收益的作用。 ②从政治观点出发,认为发达国家的农民在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地位,由于西方国家政治选举制度按区域划分的做法给了农民相对较大的政治权利,因此,政治家为了当选,都不得不照顾农民的利益。

③从组织行为出发,认为工业化以后的农业变成了“少数派”。“少数派”一般容易组织起来进行卓有成效的游说活动,而受农业贸易保护政策伤害的则是“多数”的消费者。多数派虽然也想维护自己的利益,但由于每个人的利益“份额”很小,“搭便车”的思想严重,而且人多也不易组织,自然没有效率。因此,农产品贸易保护被认为是“少数派”有效游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