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童保健(医学高级)题库>儿童常见疾病防治题库

问题:

[单选,A3型题] 1岁3个月男孩,突发高热4小时伴惊厥1次收住院。惊厥持续5分钟,抽搐后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咽部中度充血,扁桃体Ⅱ°肿大,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4个月前有过1次类似发作。血象白细胞总数16×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7。若患儿的每次发作均呈惊厥持续状态(>30分钟),但发作后神志状态仍恢复至惊厥发作前,此时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A . A.上感伴发低钙惊厥
B . 上感伴难治性癫痫
C . 上感伴复杂性热性惊厥
D . 上感伴单纯性热性惊厥
E . 颅内(细菌或病毒性)感染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患者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病死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对受试者应该做到的是() A.以科学利益放在第一位,患者利益放在第二位。 危重患者和病情发展变化快的患者不应被使用安慰剂。 在医学研究中,即使患者病情恶化也不可以中断实验。 为了更好地获得实验数据,可以对患者说慌,可以不解答患者的疑问。 在医学研究中,不必一昧坚持知情同意。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患者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病死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实验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和道德意义是无可非议的。 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并非都能做到。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使用安慰剂是心理实验,但要付出道德代价。 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是可以完全做到的。 安慰剂虽没有药物作用,但确有一定的效果。 某研究者为了验证氯霉素对伤寒的疗效,在408例伤寒患者中进行对照实验,其中251例用氯霉素治疗,其余157例不用。结果使用组251人中死亡20人,病死率7.07%;未用组157人中死亡36人,病死率22.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实验在临床医学中的价值和道德意义是无可非议的。 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并非都能做到。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使用安慰剂是心理实验,但要付出道德代价。 无道德代价的实验,在医学科学方面是可以完全做到的。 安慰剂虽没有药物作用,但确有一定的效果。 1岁3个月男孩,突发高热4小时伴惊厥1次收住院。惊厥持续5分钟,抽搐后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咽部中度充血,扁桃体Ⅱ°肿大,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4个月前有过1次类似发作。血象白细胞总数16×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7。此时确立诊断最有影响的实验室检查是() A.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 头颅CT或MRI扫描。 脑电图检查。 长时程记录脑电图检查。 颅内超声检查。 扁鹊的医学知识十分丰富,名闻天下。为了给百姓治病,他长期游历在民间行医。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注意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多发病、常见病。据记载,他路过赵国时作"带下病"医(妇产科医生),路过周国时作耳目痹医(五官科医生),后来到秦国又为小儿医(小儿科医生)。为了方便群众,他什么病都看,随当地风俗而变,走到哪里,就满足那里人民的需要,深受百姓的欢迎。这种“随俗为变”反映的医德思想是() 仁爱救人。 妙手回春。 清正廉洁。 不为名利。 谨慎认真。 1岁3个月男孩,突发高热4小时伴惊厥1次收住院。惊厥持续5分钟,抽搐后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咽部中度充血,扁桃体Ⅱ°肿大,无异常神经系统体征。4个月前有过1次类似发作。血象白细胞总数16×10/L,中性粒细胞比例0.7。若患儿的每次发作均呈惊厥持续状态(>30分钟),但发作后神志状态仍恢复至惊厥发作前,此时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