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市统计局在查处该案的过程中,应当()。 A.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执法检查。 对该企业的统计台账、原始记录依法进行查封、扣押。 履行统计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义务。 对企业的有关人员依法进行询问。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包括()。 商品期货合约。 期权合约。 金融期货合约。 国际货物买卖合约。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由市统计局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A.责令改正。 暂扣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证。 警告。 罚款。
某县统计局在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某乡镇上报的企业数据与企业提供的原始资料之间存在很大出入,导致反映该乡镇总体经济情况的汇总数据大量失实。经调查核实,该乡镇统计员有修改企业上报资料和编造虚假资料的行为。对该乡镇负责人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有权做出处分决定的机关是()。 A.该乡镇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该乡镇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 该乡镇所在地的地(市)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该乡镇所在的的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某县统计局在对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某乡镇上报的企业数据与企业提供的原始资料之间存在很大出入,导致反映该乡镇总体经济情况的汇总数据大量失实。经调查核实,该乡镇统计员有修改企业上报资料和编造虚假资料的行为。对该乡镇负责人的行为,应定性为()。 A.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B.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C.对本地方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 D.弄虚作假。
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问题。如果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情节较重,还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依法给予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