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师范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网络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综合题
1. 远程登录TELNET 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什么叫做虚拟终端NVT?
【答案】(1)TELNET 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本地主机上的用户可使用TELNET 通过TCP 连接登录(注册)到远地由主机名或IP 地址标识的另一台主机上。TELNET 能将用户在键盘上的击键通过TCP 连接传到远地主机,同时也能将远地主机的输出返回到本地用户的显示屏幕。这种服务是透明的,用户的感觉就好象键盘与显示器是直接连接到远地主机上的。
TELNET 的主要特点包括:①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在本地主机运行TELNET 客户进程,而在远地主机上运行TELNET 服务器进程。与FTP 情况相似,服务器中的主进程等待新的请求,并产生从属进程来处理每一个连接;②TELNET 能够适应许多异构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差异,例如,对于文本中一行的结束,有的系统使用ASCII 码的回车符CR ,有的使用换行符LF ,有的系统使用回车换行两个字符。
(2)为了适应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差异,TELNET 定义了数据和命令通过因特网的方式,即所谓的网络虚拟终端NVT 。它规定了数据和命令如何通过因特网。客户软件将用户的击键和命令转换成NVT 格式,并递交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收到的数据和命令由NVT 格式再转换为远地系统所需的格式。向用户返回数据时,服务器将远地系统格式转换为NVT 格式,本地客户再从NVT 格式转换回本地系统的格式。
2.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有哪几种?当用户要使用PPP 协议和ISP 建立连接进行通信需要建立哪几种连接?每一种连接解决什么问题?
【答案】(l )PPP 协议的工作状态有:链路静止状态,链路建立状态,鉴别状态,网络层协议状态,链路打开状态和链路终止状态;
(2)使用PPP 协议和ISP 需建立的连接:链路静止、链路建立、鉴别、网络层协议、链路打开;
(3)链路静止时,在用户PC 和ISP 的路由器之间并不存在物理层的连接。
链路建立时,目的是建立链路层的LCP 连接。鉴别时,只允许传送LCP 协议的分组、鉴别协议的分组以及监测链路质量的分组。网络层协议时,PPP 链路两端的网络控制协议NCP 根据网络层的不同协议互相交换网络层特定的网络控制分组。链路打开时,链路的两个PPP 端点可以彼此向对方发送分组。
3.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案】链路是指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在进行数据通信时,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路径往往要经过许多段这样的链路,因此,链路只是一条路径的组成部分。
数据链路是另一个概念,当需要在一条链路上传送数据时,除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若把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加到链路上,就构成了数据链路。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的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
4. 在图中,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从状态LISTEN 到状态SYN-SENT ,以及从状态SYN-SENT 到状态SYN-RCVD 的变迁?
图 TCP 的有限状态机
【答案】当A 和B 都作为客户,即同时主动打开TCP 连接。这时的每一方的状态变迁都是:
5. 什么是Kam 算法?在TCP 的重传机制中,若不采用Kam 算法,而是在收到确认时都认为是对重传报文段的确认,那么由此得出的往返时延样本和重传时间都会偏少。试问: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少到什么程度?
【答案】Kam 算法:在计算加权平均
这样得出的加权平均
设新往返时延样本Ti , 则有
在统计意义上,重传时间最后会减小到使用Kam 算法的 时,只要报文段重传了,就不采用其往返时延样本,和RTO 就较为准确。
6. 电子邮件系统需要将人们的电子邮件地址编成目录以便于查找。要建立这种目录应将人名划分为几个标准部分(例如,姓、名)。若要形成一个国际标准,那么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答案】在国际上形成这样一个标准非常困难。就人名的书写方法而言,英美等西方国家是名字在前姓在后,但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则是先写姓再写名字,而东欧、西亚还有非洲等国家除姓名之外很多还有中间名,称呼的种类也非常多,此外还有各式各样的头衔,要在这些不统一的形式上形成统一的标准要做大量的工作。
若要形成一个国际标准,那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将世界各地的人名按照统一的划分格式进行标准划分,比如一个人的名字按照“姓+中间名+名字”,以此来达到国际标准。
7. 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有什么区别?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在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
【答案】(1)端到端时延与时延抖动的区别:
端到端的时延是指信号按照固定长度打包经IP 分组送入网络中进行传送,在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时间差;而时延抖动是指时延的变化。
(2)产生时延抖动的原因:
在使用IP 协议的因特网中,每个分组是独立地传送,因而这些分组到达接收端是非等时的,即每个分组的时延不同,因此产生了时延抖动。
(3)在传送音频/视频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都有较高的要求的原因:
多媒体数据往往是实时数据。在发送实时数据的同时,在接收端边接收边播放。模拟的多媒体信号只有经过数字化后才能在因特网上传送。这就是要经过采样和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