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空间数据模型
【答案】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为描述空间数据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一般而言,GIS 空间数据模型由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所组成。
2. 数字地形分析
【答案】数字地形分析对于格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地形曲面拟合、立体透视分析、通视分析、计算地形属性(地形的坡度、坡向、曲面面积、地表粗糙度、高程变异,以及谷脊特征等)、流域特征地貌提取与等高线自动分割; 数字地形分析对于三角网DEM 是指利用其进行三角网内插和等高线追踪。
3. Web 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Web 地理信息系统是Web 技术和GIS 技术相结合,即利用Web 技术来扩展和完善
Internet 用户可以浏览WebGIS 站点中的空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从WWW 的任一个节点,
间数据、制作专题图、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
4. GIS 互操作
【答案】GIS 互操作是指在异构环境下的两个或多个实体,尽管它们实现的语言、执行的环境和基于的模型不同,但仍然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以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这些实体包括应用程序、对象、系统运行环境等。空间数据的互操作针对异构的数据库和平台,实现数据处理的互操作,与数据转换相比,它是“动态”的数据共享,独立于平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5. 网格GIS
【答案】网格GIS 是利用现有的网格技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网络协议规范,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信息管理与处理环境,将空间地理分布的、异构的各种设备与系统进行集成,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平台。
6. 变量筛选分析
【答案】析方法。变量筛选分析是通过寻找一组相互独立的变量,使相互关联的复杂的多变量数据得到简化的空间统计分常用的有主成分分析法、主因子分析法、关键变量分析法等。
7. 坐标变换
【答案】坐标变换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几何纠正和投影转换,他们是空间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之一。
8.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答案】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简称NII ,是一个能够给用户随时提供大容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完备的网络系统。目前全球被广泛采用的信息基础设施就是因特网。
二、简答题
9. GIS 元数据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答案】(1)元数据的概念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信息资源的编目信息,它通过描述资源的属性,使得使用者不需要直接浏览资源就获得资源的主要特征信息。
(2)元数据的作用:
①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离退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
②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空间数据。
③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做出正确的判断。
④提供有关信息,以便于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10.地理目标数据分层的目的。
【答案】地理目标数据分层的目的:
(1)便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对所有地理目标的管理就简化为对各数据层的管理。
(2)便于空间数据的查询对地理目标数据进行查询,只需要对某一层地理目标数据进行查询即可,因而可加快查询速度。
(3)便于空间数据的显示不需要分层后的地理目标数据由于任意选择需要显示的图层,因而增加了图形显示的灵活性。
(4)便于空间数据的分析对不同数据层进行叠加,可进行各种目的的空间分析。
11.GIS 架构体系
【答案】GIS 架构体系是指GIS 系统的组织方式,包括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组件式GIS (Com-GIS ), 虚拟现实GIS (VR-GIS )、时态GIS (TGIS )、互操作GIS 和3S 集成这几种形式。
(1)Web-GIS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可以向服务器请求数据、分析工具或模块,服务器或者执行客户的请求并把结果通过网络送回给客户;
(2)Com-GIS 是把GIS 的各种功能模块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控件,每个控件完成各自的功能,各部分通过可视化开发工具集成形成的应用系统;
VR-GIS 是以地球系统为对象的虚拟现实技术,(3)是虚拟现实与地球信息系统结合的产物; (4)TGIS 跟踪和分析空间数据随时间的变化,描述系统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5)互操作GIS 解决地理数据的共享和继承、地理操作的分布和共享等需要,实现在异构环境下多个地理信息系统或其应用系统之间的互相通信和协作;
(6)3S 集成由GPS , GIS 和RS 进行集成得到。
12.什么是TIN?Grid 和TIN 在表达曲面数据的时候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1)规则格网DEM
Grid 即规则网格,通常是正方形,也可以是矩形、三角形等规则网格。规则网格将区域空间切分为规则的格网单元,每个格网单元对应一个数值。数学上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在计算机实现中则是一个二维数组。每个格网单元或数组的个元素,对应一个高程值。
(2)不规则三角形DEM
TIN 不规则三角网是将离散分布的实测数据点连成三角网,网中的每份三角形要求尽量接近等边形状,并保证山最近邻点构成三角形,即三角形的边长之和最小。
(3)各自的特点
①规则格网的特点
a. 可以很容易地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可以很容易地计算等高线、坡度坡向、山坡阴影和自动提取流域地形,使得它成为数字高程模型(DEM )最广泛使用的格式。
b. 不能准确表示表面网格所代表的地形的结构和细部。在地形平坦的地方,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 在不改变格网大小的情况下,又难以表达复杂地形的突变现象。规则格网的数据量通常比较大,需要进行压缩存储,牺牲了地形的细节信息。
②不规则三角网的特点
a. 减少了规则格网带来的数据冗余,同时在计算效率和表达精度方面也有其优越性;
b. 数据存储方式比规则格网复杂,与规则格网不同之处是随地形起伏变化的复杂性而改变采样点的密度和决定采样点的位置,因而它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如山脊、山谷线、地形变化线等表示数字高程特征。
13.GIS 基本数据结构及优缺点。
【答案】GIS 基本数据结构是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1)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是利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及其组合体来表示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在栅格数据结构中,点由一个单元网格表示。线由一串有序的相互连接的单元网格表示,各个网格的值相同。多边形由聚集在一起的相互连接的单元网格组成,区域内部的网格值相同,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