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精神科题库>血液科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 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下降
B . GPI锚连膜蛋白过度表达
C . 补体适宜pH为8.0~9.0
D . CD55和CD59因子与发病关系最密切
E . 夜间发病为pH升高所致

“异位性”是指() 家族或个人对异性蛋白过敏。 家族或个人有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病史。 血清中有高滴度的IgE抗体。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以上都是。 一份粉尘样品分散度测定结果如下表:其中呼吸性粉尘占() 65%。 75%。 85%。 90%。 95%。 患儿1岁,因腹泻4天入院,考虑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查体:精神稍差,略有烦躁不安,皮肤稍干燥,弹性好,眼眶稍凹陷,尿量可,查电解质Na125mmol/L。血气分析为:pH7.38,PCO232mmHg,HCO10mmol/L,BE-10mmol/L。该患儿补液的性质为() A.1/2张含钠液。 3%的高张含钠液。 2/3~4/5张含钠液。 1/5~1/3张含钠液。 1/4张含钠液。 来源于体腔上皮的卵巢肿瘤为() 黏液性肿瘤。 浆液性肿瘤。 颗粒细胞瘤。 多胚瘤。 畸胎瘤。 下列皮疹在湿疹中常不出现的是() 水疱。 脓疱。 囊肿。 糜烂。 苔藓样变。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是GPI锚连膜蛋白获得性缺陷(B错误),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升高(A错误),CD55是衰变加速因子,在激活C3、C5转换酶水平起抑制作用,CD59因子是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可阻止C9转变为膜攻击复合物。夜间发病是因为补体适宜pH为6.8~7.0(C错误),夜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pH降低所致(E错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