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血液内科Ⅱ阶段题库>溶血性贫血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 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下降
B . GPI锚连膜蛋白过度表达
C . 补体适宜pH为8.0~9.0
D . CD55和CD59因子与发病关系最密切
E . 夜间发病为pH升高所致

不符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临床表现的是() 大多数以血红蛋白尿为首发症状。 全血细胞下降。 贫血、出血和感染。 易形成血栓。 血红蛋白尿"晨重暮轻"。 锅炉熄火()h后,根据汽包壁温差,可进行自然通风。 A、4-6;。 B、5-7;。 C、6-8;。 D、8-10。。 低温对机体的损害有() 麻醉苏醒延迟。 肌松药作用延长。 恢复期高代谢反应。 肝脏解毒功能降低。 以上均是。 下述导致体温降低的因素中,哪项易导致心律失常() 寒冷环境中碘酊.酒精消毒胸前皮肤。 术野及体腔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 快速输入4℃库血。 冷液体冲洗四肢外伤创面。 用寒冷的气体通气。 在食管癌的放射治疗过程中,当肺组织照射()cGy以上时,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1000。 1500。 2000。 3000。 4000。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是GPI锚连膜蛋白获得性缺陷(B错误),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升高(A错误),CD55是衰变加速因子,在激活C3、C5转换酶水平起抑制作用,CD59因子是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可阻止C9转变为膜攻击复合物。夜间发病是因为补体适宜pH为6.8~7.0(C错误),夜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pH降低所致(E错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