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科住院医师题库>血液系统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急性ITP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主要是()

A . 病毒感染直接抑制血小板产生
B . 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减少
C . 脾脏功能亢进致血小板破坏
D . 血小板消耗增加
E . 免疫功能紊乱致血小板破坏

女,38岁,左乳外上象限可及3cm×2cm肿块,与周围皮肤有粘连,左腋窝可及lcm大淋巴结、活动,未触及远处淋巴结,临床活检为左乳癌。TNM分期应为() T1N1M3。 T2N1M0。 T2N2M0。 BN1M0。 T3N2M0。 下面哪一项符合急性ITP的检查结果() 凝血时间延长。 出血时间正常。 血块退缩不良。 血小板体积变小。 骨髓巨核细胞数减少。 患者,男,46岁,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经治疗后出血停止,护士对其进行饮食指导正确的是()。 可以喝豆浆。 继续禁食。 可以喝鸡汤。 可以吃软米饭。 可以吃鸡蛋。 引起血ACTH升高的疾病是() Sheehan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腺瘤。 PRL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Addison病。 患者,男,47岁,肝区疼痛3个月,肝肋下4cm,质地硬,测AFP500μg/L。近2天并发肝性脑病,出现睡眠颠倒,言语不清,不能完成简单计算,并有幻觉。该患者目前处于肝性脑病的()。 前驱期。 昏迷前期。 昏睡期。 浅昏迷期。 深昏迷。 急性ITP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主要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