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医妇科(医学高级)题库>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医学高级)题库

问题:

[多选] 形成血肿的原因主要是()。

A . 精神过度紧张
B . 刺伤血管
C . 大失血之后
D . 针尖弯曲带钩
E . 针下碰到坚硬组织

正常情况下动脉导管未闭应在以下哪段时间内关闭() 1岁内。 2~3周。 4~6周。 6周以后。 出生时都应关闭。 干扰素抗病毒的作用机制是() 干扰病毒的穿入。 干扰病毒的吸附。 直接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 诱导抗病毒蛋白质的产生。 干扰病毒的释放。 患儿男,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一周入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下肢有少许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明显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数12×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骨髓象结果哪项与诊断符合() A.原始幼稚细胞比例2%。 原始幼稚细胞比例5%。 原始幼稚细胞比例10%。 原始幼稚细胞比例25%。 原始幼稚细胞比例50%。 患儿男,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一周入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下肢有少许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明显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数12×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骨髓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哪个因素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危因素() A.免疫分型为早期前B型。 染色体数目为高二倍体。 泼尼松诱导治疗第8天外周血幼稚细胞为2.0×109/L。 诊断时白细胞数20×109/L。 年龄5岁。 3岁患儿,面部、腹部水肿1周。体检:血压100/60mmHg,颜面及下肢水肿(++),腹水征(+),拟诊肾病综合征。其实验室检查可能有如下表现,但除了() 血清血蛋白减少。 血清胆固醇增高。 血ASO升高。 尿蛋白(+++)。 血清肌肝0.5mg/dL。 形成血肿的原因主要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