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37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综合题
1. 为什么要引入对换? 对换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案】(1)引入对换的原因
①在多道环境下,内存中的某些进程由于某事件尚未发生而被阻塞,但它却占用了大量的内存空间,甚至有时可能出现在内存中所有进程都被阻塞而迫使CPU 停止下来等待的情况。
②在多道环境下,有着许多作业在外存上等待,因无内存而不能进入内存运行的情况。显然这对系统资源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且使系统吞吐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对换(也称交换)技术。
(2)对换类型的分类
对换类型可分为以下两种:
①整体对换;
②页面对换。
2. 简单说明几种常用的MPEG 标准。
【答案】(1)标准
它同时采用了帧内图像数据压缩和帧间图像数据压缩两种方法,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对NTSC 制式的分辨率为352×240, 对PAL 制式的分辨率为360x288。其图像的质量适用于家用录像机和VCD 。
(2)
它具有比
(3)标准 更高的指标,对NTSC 制式的分辨率为720x480, 对PAL 制式的分辨率为标准 720×576。其图像的质量适用于DVD 和交互式多媒体应用等。
这是最进几年流行起来的压缩标准,它可以获得多种视频格式,具有很大的压缩比,它可将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成300MB 左右,供网上观看。
3. 对系统安全性的威胁有哪几种类型?
【答案】对系统安全性的威胁主要包括:假冒用户身份、数据截取、拒绝服务、修改信息、伪造信息、否认操作、中断传输、通信量分析。
(1)假冒(Masquerading )用户身份。这种类型也称为身份攻击,指用户身份被非法窃取,亦即攻击者伪装成一个合法用户,利用安全体制所允许的操作去破坏系统安全。在网络环境下,假冒者又可分为发方假冒和收方假冒两种;
(2)数据截取(Data Interception )。未经核准的人可能通过非正当途径截取网络中的文件和
数据,由此造成网络信息的泄漏。截取方式可以是直接从电话线上窃听,也可以是利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来截取信息;
(3)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er)。这是指未经主管部门的许可,而拒绝接受一些核准用户对网络资源进行访问。
(4)修改(Modification )信息。未经核准的用户不仅可能从系统中截取信息,而且还可能修改数据包中的信息;
(5)伪造(Fabrication )信息。未经核准的人可将一些经过精心编造的虚假信息送入计算机,或者在某些文件中增加一些虚假的记录,这同样会威胁到系统中数据的完整性;
(6)否认(Repudiation )操作。这种类型又称为抵赖,是指某人不承认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
(7)中断(Intormptkm )传输。这是指系统中因某资源被破坏而造成信息传输的中断,这将威胁到系统的可用性;
(8)通信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攻击者通过窃听手段窃取在线路中传输的信息,再考察数据包中的协议控制信息,可以了解到通信者的身份、地址;通过研宄数据包的长度和通信频度,攻击者可以了解到所交换数据的性质。
4. 对文件区管理的目标和对对换空间管理的目标有何不同?
【答案】(1)对文件区管理的主要目标
文件区占用磁盘空间的大部分,用于存放各类文件。由于通常的文件都是较长时间地驻留在外存上,对它访问的频率是较低的,故对文件区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然后才是提高对文件的访问速度。因此,对文件区空间的管理采取离散分配方式。
(2)对对换空间管理的主要目标
对换空间只占用磁盘空间的小部分,用于存放从内存换出的进程。由于这些进程在对换区中驻留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对换操作的频率却较高,故对对换空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进程换入和换出的速度,然后才是提高文件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为此,对对换区空间的管理采取连续分配方式,较少考虑外存中的碎片问题。
5. 解释说明:调度算法的性能指标。
【答案】一个好的进程调度算法应当考虑很多方面,具体如下:
公平:确保每个进程获得合理的CPU 份额;
有效:使CPU 尽可能忙碌;
响应时间:使交互用户的响应时间尽可能短;
周转时间:使批处理用户等待输出的时间尽可能短;
吞吐量:使单位时间处理的进程数尽可能多。
6. 在解决死锁问题的几个方法中,哪种方法最易于实现? 哪种方法使资源利用率最高?
【答案】为保证系统中诸进程的正常运行,应事先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发生死锁。在系
统中已经出现死锁后,则应及时检测到死锁的发生,并采取适当措施来解除死锁。目前,处理死锁的方法可归结为以下四种:
(1)预防死锁;
(2)避免死锁;
(3)检测死锁;
(4)解除死锁。
其中,预防死锁最容易实现,避免死锁使资源利用率最高。
7. 可采用哪几种方武将程序装入内存? 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
【答案】可采用3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绝对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1)绝对装入方式
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程序中适用绝对地址,程序中的逻辑地址与实际内存地址完全相同。绝对装入方式只能将目标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事先指定的位置。适用的场合:绝对装入方式只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而且必须事先已知用户程序(进程)驻留在内存开始位置R , 则编译程序所产生的目标模块(即装入模块)便从R 处开始向上扩展;
(2)可重定位装入方式
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但不允许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移动位置,在程序装入时一次性完成地址变换。在采用可重定位装入程序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会使装入模块中的所有逻辑地址与实际装入内存的物理地址不同。适用的场合: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可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中任何允许的位置,故可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但这种方式并不允许程序运行时在内存中移动位置;
(3)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用于多道程序环境,动态运行时的装入程序在把装入模块装入内存后,并不立即把装入模块中的相对地址转换为绝对地址,而是把这种地址转换推迟到程序真正要执行时才进行。因此,装入内存后的所有地址都仍是相对地址。适用场合: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它在内存中的位置经常要改变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8. 对生物识别系统的要求有哪些?一个生物识别系统通常是由哪儿部分组成?
【答案】(1)对生物识别系统的要求有:
①识别系统的性能必须满足要求,这包括应具有很强的抗欺骗和防伪造能力,而且还应能防范攻击者设置陷阱;
②能被用户接受,完成一次识别的时间不应太长,应不超过1〜2s :出错率应足够低,这随应用场合的不同而异。对于用在极为重要场合中的识别系统,将会要求绝对不能出错,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要好;
③系统成本适当,系统成本包含系统本身的成本、运营期间所需的费用和系统维护(包含消耗性材料等)的费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