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635美术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历代名画记》
【答案】《历代名画记》是晚唐张彦远所著的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全书内容大致为三部分: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 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识、收藏; 370余名画家传记及作品。具有当时绘画“百科全书”的性质。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意义。
2. 晋祠圣母殿彩塑
【答案】晋祠圣母殿彩塑为塑造于宋代晋祠圣母殿内的彩绘泥塑,是为祭祀西周武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所建。在圣母殿中塑圣母及四十二个侍从像,殿内正中帐内为圣母坐像:圣母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显得特别端庄。塑像既吸收了佛教造像的传统,又据不同题材有所变化。座后屏风皆绘以水波纹装饰,也是宋代流行的手法。侍从相中有侍女三十三尊,手中各持一物,各守职事。她们面庞丰满,眉宇间细微的起伏都显露出少女的妩媚,且随年龄的长幼,各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和风度。她们有的持巾俯首,有的持物而立,细致的身姿动态的处理,使人物富有生气,体现了宋代雕塑高超的写实技巧和塑造生活形象的高度水平。衣纹的塑造也体现出雕塑家高超的技艺。
3. 敦煌莫高窟
【答案】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等11个朝代的修造,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三百多个,壁画与彩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反映出唐代社会现实的面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4. 青绿山水
【答案】青绿山水,山水画的一种。用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少皱笔,着色浓重,装饰性强; 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罩青绿。多以线勾勒山水树石形状,以石青、石绿填色,其画法工致、赋色浓丽,画面金碧辉煌,有装饰意
趣,反映出浓厚的宫廷与贵族审美气息,表现出宫廷山水古雅秀丽之美和灿烂辉煌之境。从而形成与水墨山水完全迥异的山水画风格。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现存青绿山水作品大都是古代服务于宫廷或宫廷画院的画家所作。代表画家有展子虔、李思训等。
5. “外师造化”
【答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躁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是指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是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6. 徐黄异体
【答案】黄筌继承唐代花鸟画的传统,所画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由于他所画的题材和由于装饰宫廷的特点,画中具有精记艳丽的富贵气息。
出身于名族的南唐士大夫徐熙,终身不仕,自命高雅,过着放达闲适的生活。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被来人称为“徐熙野逸”。
黄荃、徐熙一在宫廷,一为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乡情怀及不同的笔墨技巧,都使他们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宋人谓:“谚云:‘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不唯各言其志,盖亦耳目所习,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也。”正是指的这一点。
二、简答题
7. 赵孟烦的绘画特色。
【答案】赵孟烦是元代画坛上的中心人物,其绘画功力深厚,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他在艺术主张上标榜“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南宋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 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认为“书画本来同”,将书法用笔引进绘画之中,加强其艺术表现力。
8. 为什么说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概念意义上是不同的?
【答案】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都是艺术家们对自然的共同情感表达,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山水画与风景画在概念意义上是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
(1)写意性与写实性的区别
①山水画的写意性
中国古代山水画具有写意性,这也是中国绘画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即强调哲理性的显现,又重视抒隋的表达。中国绘画表现出来的这种偏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强调写意性的特点,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及宇宙人生观紧密相连。
②风景画的写实性
西方圈家非常注重绘画的写实性。写实性即偏重于客观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把客观对象的色彩、外貌及其所受的光影关系都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再现自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的景色,甚至寻找科学的方法,试图更形象、更直接地表现自然。
(2)绘画表现手法的区别
①山水画的笔墨工具
中国画因为使用的是富有弹性的毛笔和对笔触、水分变化反应灵敏的宣纸,所以形成了中国圆笔墨不易塑性,笔触变化无究的特点。
②风景画的油画工具
西方绘画使用的是与中国画完全不同的油画笔、油性颜料与画布,它用油画笔和颜料表现形体的块面和明暗,加之以色彩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塑造出接近现实事物具有立体感的对象。因为工具与表现媒介的差别,就必然导致中西绘画表现手法的不同。
9. 请简述战国帛画反映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答案】(1)目前为止,共发现两例战国帛画,其内容如下:
①《人物龙凤图》,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接引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②《人物御龙图》,描绘的是贵族中年男子,头顶华盖,身著长袍,腰悬宝剑,侧身向左,右手执缓绳驾驭舟形龙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两幅帛画的内容反映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2)艺术特点
①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
②人物皆作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
③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④以线造型,勾线流利挺拔,笔致婉转流畅,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
⑤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10.简述《苦瓜和尚语录》及其理论贡献。
【答案】《苦瓜和尚话语录》是中国清代绘画理论著作,在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占有重要地位。
(1)《话语录》简介
《话语录》是由中国画坛上的一位奇才一一中国画“黄山派”的创始人石涛所著。
①《话语录》内容与结构
全书分十八章,前四章围绕“一画论”就画法原理发挥见解,高屋建领,多有精义。第五章至第十七章,就山水形象、意境、笔墨、格调、书画关系等,展开讨论。第十八章则明确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