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学位]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拉里·金

【答案】拉里. 金是美国著名主持人,有“世界最富盛名的王牌主持人”之称。他是第一个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拉里·金以主持电台脱口秀著称。1985年,CNN 聘请他担任节目主持人,开播了“拉里·金现场”节目。这个节目成为了CNN 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拉里·金的主持特点直接、有人情味、随机,提问方式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又温文尔雅,注重受访者的感受。他一共为有线电视新闻网录制6000多次访谈,访谈嘉宾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国内外政治人物、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和无数普通人。

2. 制播分离、编营分离

【答案】制播分离、编营分离是我国传媒业运行机制上的改革。制播分离是指电台电视台只制作新闻节目以及部分核心节目,大部分节目(主要是娱乐类、社教类节目)由独立制作公司提供。编营分离是指将内容生产(编辑部)和经营活动(经营部)分开,内容生产在不受经营的干扰下独立完成,以保证其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实施制播分离、编营分离有助于确保媒体集中精力做好新闻节目;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吸纳传媒业特别缺乏的经营人才,引入企业经营的灵活机制,实行真正产业化,从而迅速把传媒业做大做强。

3. 创新扩散

【答案】“创新扩散”假说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M. 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社会变革是指社会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从传播的角度看,社会变革包括这样三个阶段:①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②新观念得以向社会体系成员进行传播; ③新观念被采纳或拒绝所造成的变化。

4. 宣传的三元素

【答案】宣传的三元素包括事、理、情。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撑一定观点的基础,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因此,在各种各样的宣传中,宣传者总是大量地选用事实。选用的事实应具有真实性、接近性和典型性的特征。理性宣传是指用理论、观点、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伦理等向社会作广泛传播,在宣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感元素要求宣传者在写作中尽可能地动之以情,使受众的心理产生强烈震动,受到感染,和宣传者产生感情共鸣。

5. 核心竞争力

【答案】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家传媒超越其竞争对手的强项,这个强项使一家传媒能占得市场先机,或稳固地占据市场相当份额。即一家媒体的绝活,是他人难以超越的独家武器。在当今传媒市场上,凡是能长久不衰的,都因其具有核心竞争力。中国的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综合频道)和湖南卫视长期占据着收视率第一、第二的位子绝非偶然。央视以它精心制作的新闻节目和精彩的综艺、电视剧赢得观众,而湖南卫视以不断翻新的娱乐节目红遍全国。

6. 新闻的接近性

【答案】新闻的接近性是指新闻内容与受众的接近程度,即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心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以及利害关系上等的接近关联。新闻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新闻报道与受众的接近程度。一般情况下,离受众地理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事,就越为其所关注,新闻价值也就越大。

7. 媒介公信力

【答案】媒介公信力是指公众对于一家媒体的信任度和忠诚度。它是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它是媒体自身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所占据的位置,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也是媒体赢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媒体公信力的高低,决定其舆论影响力的大小。媒体公信力是衡量、评判其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对于媒体而言,就是以其主体业务为核心形成的能够赢得受众、占领市场、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在众多竞争对手中保持独特优势的资源和能力。

8. 遐迩贯珍

【答案】《遐迩贯珍》是鸦片战争后英国传教士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个中文期刊。于1853年8月1日创刊,每月1日出版,发行于香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通商口岸。由当时设于香港、旨在向中国传授基督教义的马礼逊教育会出版,该会所办教会学校英华书院印刷。刊登宣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文章,也有少量阐发基督教义的文章; 时事新闻占相当篇幅,大多是报道太平天国运动和小刀会活动; 宣传广告开中文报刊登广告之先河。在新闻编辑上,它以新闻标题简明扼要来反映新闻内容,是中国近代报刊在新闻编辑业务上的一个飞跃。《遐迩贯珍》也是中国最早刊载新闻图片的中文报刊,有科普插图及为配合新闻报道而绘制的插图。

二、简答题

9. 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但又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即实行双轨制),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请简述其理由。

【答案】欧洲各国允许甚至鼓励私营电视台的创办,同时继续保留、保护公营台,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考虑。

(1)在政治上,旨在防止极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全国舆论。公私并存的双轨制有助

于保护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的民主制度。

(2)在经济上,公私并存,相互竞争,但“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3)在文化上,旨在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尤其是公营台的存在,对保护本民族文化、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实施双轨制,其初衷是把竞争机制引入电视业,一方面大大丰富电视节目,满足各层次观众的不同需求,比如公营台多以严肃的时政节目为主,格调高雅; 私营台多以娱乐节目为主,内容通俗。另一方面,又对本国政治、文化以及电视业本身不造成伤害。从10年来的实践看,这个目的基本上是达到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西欧的电视业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依麦奎尔的观点,这个体制在欧洲将长期保持。

但不能忽视的是,新的问题不断出现,麻烦也不少。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

①私营台的商业化操作促使电视台的娱乐化倾向,这种娱乐化倾向又“引狼入室”,让美国的电视片尤其是好莱坞的电视连续剧充塞西欧电视台。西欧的新闻学者不得不Ag 然长叹:“电视越商业化,也就越美国化。”

②公营台在和私营台竞争中渐处下风。虽然各国政府、议会采取了不少措施扶植公营台,但公营台的观众流失、收入下降己是不争的事实。目前虽然还没有达到危险的地步,但欧洲的不少新闻学者都担心,长此以往,公营台的处境不妙。

10.简述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优势。

【答案】(1)客观报道原则

①报道内容的客观

这是指新闻报道者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人物、事件和现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发生的事情,新闻报道者不能虚构、夸张,更不能无中生有,任意编造。客观报道原则对报道内容的客观要求是由新闻事实本身的客观性所决定的,因为凡是新闻事实都应当是客观实在的、可以感知和认识的东西,舍此,新闻将无法存在。

②报道形式的客观

这是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新闻时,不宜直接在新闻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倾向意见,而是采用客观叙述的方式,将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立场观点和倾向意见寓于所报道的事实之中,通过所报道的事实的内在逻辑力量来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客观报道原则对报道形式的客观要求是这一原则能够发挥作用,取得效果的前提和条件。

(2)客观报道的优势

从实践看,客观报道原则之所以被新闻界广泛认同和普遍应用,是由于它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采用客观报道方式传播的新闻,强调以客观叙述事实的形式报道新闻,新闻提供的都是客观实在的事实本身,因而更加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

②采用客观报道方式传播的新闻,传播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不随意作主观上的解释,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