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联合培养单位黄淮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的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选择新进程运行,来实现CPU 的共享,但其中( )不是引起操作系统选择新进程的直接原因。
A. 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 运行进程出错
C. 运行进程要等待某一事件发生
D. 有新进程进入就绪状态
【答案】D
【解析】A 项、B 项、C 项中,操作系统必须立即调度其他进程,而有新的进程进入就绪状态,如果CPU 正在处理其他进程的请求,则该就绪进程仍然需要等待,不会引起操作系统选择新进程。
2. —般用户只需要知道( )就能使用文件中的信息。
A. 文件的符号名
B. 文件的逻辑结构
C. 文件的物理结构
D. 文件的存取方法
【答案】A
【解析】文件管理实现按名存取,用户使用文件名即可以实现对文件的操作。
3. 在9个生产者,6个消费者共享容量为8的缓冲区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S 的初始值为( )。
A.8
B.1
C.9
D.6
【答案】B
【解析】互斥使用缓冲区的信号量只能取值0、1,一般初始值为1。
4. 下列选项中,降低进程优先权级的合理时机是( )。
A. 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 进程刚完成I/O操作,进入就绪列队
C. 进程长期处于就绪列队
D. 进程从就绪状态转为运行态
【答案】A
【解析】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找出哪个选项中的进程应当被赋予低优先级。
A 项中,采用时间片算法处理进程调度时,如果进程时间片用完,则需要暂停执行,并插入到就绪队列的末尾,也就是优先级最低,所以降低优先级的合理时机是时间片用完时。另外,如果采用多级反馈调度算法,当时间片用完,进程还未结束,则要放到下一级队列中;
B 项中,进程完成I/O操作后,进入就绪队列时应当排在就绪队列末尾,其是优先级最低的进程,不应再降低其优先级,而且为了让其及时处理I/O结果,可以适当提高优先级;
C 项中,进程长期处于就绪队列,需要增加优先级使其尽快得到执行,不然会产生饥饿现象
; (所谓饥饿就是进程长期得不到处理机,无法执行)
D 项中,当进程处于运行状态时,已经无所谓优先级,通常优先级都是针对就绪队列中进程的,执行中的和阻塞中的进程一般不用优先级来描述。
5. 早期微型机中,不常用的I/O信息交换方式是( )。
A. 程序查询方式
B. 中断方式
C.DMA 方式
D. 通道方式
【答案】D
6. 在采用DMA 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 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B. 在DMA 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C. 由CPU 执行的程序完成的
D. 由CPU 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
【答案】B
7.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 )。
A. 共享资源
B. 独占资源
C. 临界资源
D. 共享区
【答案】C
8. 计算机系统的二级存储包括( )。
A.CPU 寄存器和主存缓冲区
B. 超高速缓存和内存储器
C.ROM 和RAM
D. 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答案】D
【解析】由于主存储器能被处理器直接访问,而辅助存储器则不能,因此,在进程运行时,必须把它的程序和数据放到主存储器中,考虑到存储器的空间不足,一般计算机系统都采用二级存储的方法,利用辅助存储器存放准备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当需要时或主存空间允许时,随时将它们读入主存储器。
9. 一个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仅有P1和P2两个作业,P2比P1晚5ms 到达。它们的计算和I/O操作顺序如下:
P1:计算60ms ,I/O80ms,计算20ms 。
P2:计算120ms ,I/O40ms,计算40ms 。
若不考虑调度和切换时间,则完成两个作业需要的时间最少是( )。
A.240ms
B.260ms
C.340ms
D.360ms
【答案】B
【解析】画出PI 和P2的运行甘特图如图所示。P2晚到,因此先从PI 开始执行,由图可知最少时间为
260ms.
图 P1和P2的运行甘特图
10.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CPU , 减少CPU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在单道程序中,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多道程序的引入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C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