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专题)题库

问题:

[问答题]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饥”、“饿”之间的差别:
(1)《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2)《论贵粟疏》:“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3)《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4)《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5)《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6)《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7)《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

()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重、围护和分隔的功能,作用非常重要。 ["勒脚;","墙体;","构造柱;","柱。"] 以下哪个不是位置公差?() ["圆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 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运行方式的不同,并底车场分为()车场。 ["环形式","折返式","立式","梭式","卧式"]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发了迹。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的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出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产业资本的循环形式包括() ["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不变资本的循环","可变资本的循环"]

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饥”、“饿”之间的差别:
(1)《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2)《论贵粟疏》:“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3)《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4)《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
(5)《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
(6)《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7)《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之下。”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