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天津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班模拟题及答案4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的需要表现的五个层次
【答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提出人的需要,表现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 (2)安全需要,如入身安全、职业安全; (3)社交需要,如友谊、情感、归属; (4)心理需要,如自尊、尊重、权威、地位; (5)自我实现需要,如胜任感、成就感。
2.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新闻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新闻所含的事实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要素。新闻传播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受传者主要的需求是求新、求知、求近,因此新闻价值要素一般被集中概括为五种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各种事实中五种价值要素含量不一,一般说,含量大,含多种要素的事实,其新闻价值也大。19世纪30年代,西方产生了新闻价值理论,而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1918年,他在《新闻学大意》中,设专章论述“新闻的价值”。
3. 新闻通道
【答案】在传播学和信息论里,信息通道也是信道指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信号方式传输所经过的道路。以此观察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通道即为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信号、图像信号、电子信号(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新闻传播的通道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如报刊的版面,广播电视的播出节目,时间披段和频道等。
4. 公平原则
【答案】公平原则又称“平等原则”,是指新闻传播的公正性,即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公正性也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持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公平原则的含义:传播工作者负有社会责任与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地从媒介获得信息,发表意见,进行申辩和反对他人观点的权利与机会,传播工作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并以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