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10专业基础理论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萧友梅

【答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并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编写了《普通乐学》等教材。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乐曲等多种体裁。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

2. 《教我如何不想他》

【答案】《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一首艺术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收入《新诗歌集》。歌词选自刘半农的白话体新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细腻地刻画犷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音乐创作上,借鉴欧洲歌曲创作手法,同时在和声、旋律曲调上有意识地作民族化探索,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并配有钢琴伴奏。此曲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反映“五四”精神的佳作。

3. 冼星海

【答案】冼星海是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冼星海一生创作有数百首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代表作有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交响曲《民族解放》等。其作品多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当时的抗日斗争生活。

4. 华彦钧

【答案】华彦钧是民间音乐家,小名阿炳。自幼从父学习音乐,其音乐才华和技艺早在18岁时就己被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35岁时双目失明,以沿街卖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为生。流传于世的作品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等。他创作和演奏的作品深刻地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5. 沈心工

【答案】沈心工(1870--1947)原名沈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市人,我国近代学堂乐歌的主要作者,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7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师范学堂。1902年东渡日本进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同年在东京留学生中组织了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的创作。1903年回国仟教原校,后担任附小校长.1911年仟该校校长。1922年兼任大学训育主任. 先后编创了许多学堂乐歌作

品和。《学校唱歌集》等. 是我国学堂乐歌的最早编写者。1947年病逝于上海。

6. 《新诗歌集》

【答案】《新诗歌集》是近代歌曲集。共收录了赵元任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14首歌曲,如《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微云》、《海韵》等。歌词均选自当时著名的白话体新诗,在音乐旋律、和声上有意识地进行“中国化”的探索,并在“序”中提出具体理论观点。这些歌曲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精神,代表着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二、选择题

7. 我国近代作曲家中最早进行西洋多声创作技法的民族化试验的是( )。

A. 刘天华

B. 赵元仟

C. 马思聪

D. 黎锦晖

【答案】B

【解析】赵元任的歌曲作品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他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讲究歌词字音语调与旋律音调相一致,使曲调既富于韵味,又十分口语化,具有独特的风格。此外,他在创作中还注意吸收民间音乐语言,如《听雨》是将常州地方吟诵古诗的音调加以扩展,《卖布谣》是在无锡方言音调基础上创作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曲调; 《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

8. 刘天华创作的10首二胡曲在中国二胡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下列曲目不属于这10首作品的是( )。

A. 《空山鸟语》

B. 《良宵》

C. 《烛影摇红》

D. 《江河水》

【答案】D

【解析】刘天华共作有十首二胡曲:《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D 项,《江河水》原为王石路、朱广庆、朱长庆和谷新善等根据“辽南鼓乐”同名笙管曲牌整理加工改编而成的双管独奏曲,后经黄海怀改为二胡曲,另有一种凄枪哀怨的情绪,广为流传。

9. 黄源洛借鉴西洋歌剧创作手法而创作的歌剧作品( )在抗战时期国统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A. 《秋子》

B. 《观音》

C. 《荆柯》

D. 《大地之歌》

【答案】A

【解析】二幕中国歌剧《秋子》,李喜、藏云远合作编剧,黄源洛作曲。《秋子》是近代歌剧中唯一一部采用西方大歌剧形式创作的中国歌剧作品,以强烈现实主义反映抗体战争中日本国民的反战思想,突出主人公秋子和宫毅悲剧人物性格塑造。将爱情与人生的苦难心理描绘,戏剧性矛盾冲突的安置与展开,同咏叹调、宜叙调、合唱、管弦乐、舞蹈场面交织的正歌剧形式结合起来,产生了巨大的时代震撼力。

10.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是( )。

A. 童斐《中乐寻源》

B.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

C. 郑觐文《中国音乐小史》

D. 萧友梅《旧乐沿革》

【答案】B

【解析】叶伯和《中国音乐史》是我国第一部音乐史著作。上卷于1922年10月10日由成都厂服公司印刷; 下卷于1929年11月在成都《新四川日报副刊》连续发表。全书约三万字,主要从文献角度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在于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中国音乐历史。

11.评剧源于( )省东部地区。

A. 甘肃

B. 辽宁

C. 河北

D. 山西

【答案】C

【解析】评剧源于河北唐山,属于河北省东部地区。

12.聂耳的独唱歌曲《铁蹄下的歌女》其词作者是( )。

A. 安娥

B. 许幸之

C. 潘子农

D. 田汉

【答案】B

【解析】《铁蹄下的歌女》由许幸之作词,聂耳谱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全曲旋律悲痛、深情,但又富于强烈的戏剧性。整个作品蕴含着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被誉为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抒情歌曲的典范之作。歌词:我们到处卖唱,我们到处献舞,谁不知道国家将亡,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