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862专业综合课之《管理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速动比率

【答案】速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存货之差与流动负债之比。该比率是衡量企业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当企业有大量存货且这些存货周转率低时,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精确地反映客观情况。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可信。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却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

2. Y 理论

【答案】Y 理论是由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它提供了一种积极的人性观点。该理论认为:①员工并非好逸恶劳,而是自觉勤奋,喜欢工作; ②员工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工作中执行完成任务的承诺; ③一般而言,每个人不仅能够承担责任,而且还主动寻求承担责任来自我激励和自我指导; ④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期望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本身对于激发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激发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目标效价,一是期望值,即这两个因素的乘积。其表达式为:激发力量一目标效价x 期望值。

4. 横向一体化

【答案】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扩张又可分为横向一体化(水平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战略又称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为了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实力而与同行业企业进行联合的一种战略。实质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目的是实现扩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巩固市场地位。国际化经营是横向一体化的一种形式。

5. 负强化

【答案】强化理论包括下强化和负强化。负强化是指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此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日标的实现不受干扰。负强化的方法包括批评、处分、降级等,有时不给予奖励或少给奖励也是一种负强化。实施负强化的方式与正强化有所差异,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即对每一次不符合组织的行为都应及时予以负强化,消除人们的侥幸心理,减少直至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

二、简答题

6. 管理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升员工的道德修养?

【答案】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人在道德发展阶段、个人价值体系和个性上的差异,使管理者有可能通过严格的招聘过程(招聘过程通常包括审查申请材料、组织笔试和面试以及试用等阶段),将低道德素质的求职者挡在门外。招聘过程的另一作用是有助于管理者了解求职者的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个人价值观、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

(2)确立道德准则

员工对道德是什么认识不清,这显然对组织不利。确立道德准则可以缓解这一间题。道德准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道德准则既要相当具体以便让员工明白应该以于l 一么样的精神来从事工作、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也要相当宽泛以便让员工有判断的自由。管理者对道德准则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以及对违反者的处理方式对道德准则的效果有重要影响。

(3)设定工作目标

员工应该有明确和现实的目标。如果目标对员工的要求不切实际,即使目标是明确的,也会产生道德问题。在不现实的目标的压力下,即使道德素质较高的员工也会感到迷惑,很难在道德和目标之间做出选择,甚至有时为了达到目标而不得不牺牲道德。而明礁和现实的目标可以减少员工的迷惑,并能激励员工而不是惩罚他们。

(4)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向员工讲授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案,可以显著改变其道德行为; 这种教育提升了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 道德教育增强了有关人员对商业道德问题的认识。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通过一言一行来感化员工,让他们树立起高的道德标准。高层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奖惩机制来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选择什么人和什么事作为提薪和晋升的对象和原因,会向员工传递强有力的信息。管理人员在发现错误行为时,不仅要严惩当事人,而且要把事实及时公布于众。

(5)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

如果仅以经济成果来衡量绩效,人们为了取得好的绩效,就会不择手段,从而可能产生不道德行为。如果管理者想让员工坚持高的道德标准,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就必须把道德方面的要求考

虑进去。

(6)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

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受到斥责与报复的情况下自主行事。组织可以建立专门的渠道,使员工能放心地举报道德问题或告发践踏道德准则的人。

7. 什么是非正式组织?

【答案】(1)非正式组织的定义

非正式组织是指由于人们某种共同的需要而自发形成的群体,该种群体内成员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带有明显的心理倾向,即多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建立起来。非正式组织成员心理上相容,相互了解深刻,人际关系密切,感情交流频繁,认同感、归属感和群体促进作用都比正式组织强烈的多。并且每个成员都自觉遵守群体的规则,没有什么强迫性,可以这样说,非正式组织对个人的作用比正式组织大得多。

(2)非正式组织需注意的问题

①抵制变革一一非正式组织往往变成一种力量,刺激人们产生抵制革新的心理。

②滋生谣言一一谣言在非正式组织中,极易牵强附会,以讹传讹信以为真。

③阻碍努力一一工作人员在其工作上特别尽力,必受到非正式组织中其它成员的认识,地是使人不敢过分努力。

④操纵群众一一有些人员居然成了非正式组织的领袖,常利用其地位,对群众施以压力从中操纵。

(3)非正式组织的优点

(1)弥补不足一一任意一个正式组织无论其政策与规章如何严密,总难巨细无遗,非正式组织可与正式组织相辅相成,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

(2)协助管理一一正式组织若能得到非正式组织的支持,则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促进任务的完成。

(3)加强沟通一一非正式组织可使员工在受到挫折或遭遇困难时,有一个发泄的通道,而获得社会的安慰民满足。

(4)纠正管理一一非正式组织可促使管理者,对某些问题做合理的处置,发生制衡的作用。 总之,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非全是有弊无利,在于如何用运用。管理者若能体会其所发生的影响,设法找寻那些具有影响力的非正式领袖,使之与机构目标相结合,未必不产生良好的功用。所以我们研究组织,对此问题不能不加以注意。

8. 画出领导行为的定规纬度和关怀纬度的四分图,并作简单的分析。

【答案】领导行为的定规纬度和关怀纬度的四分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