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651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基础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人类历史上最旱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 《论语》
B. 《学记》
C. 《理想国》
D. 《大教学论》
【答案】B
2. 质量管理的要求是( )
A. 制订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
B 坚持全过程教学质量管理
C. 对教学质量进行控制
D. 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分析
【答案】B
3. 20世纪20年代,从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和实业救国为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转变为追求革命救国道路的运动是( )。
A. 平民教育运动
B. 勤下俭学运动
C. 工读互助运动
D. 劳工教育运动
【答案】C
【解析】工读主义教育思潮正式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它融合了泛劳动主义、互助论、新村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多种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思潮。它的基本内涵是:尚俭乐学、以工兼学、勤工检学、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工学兼营、半工半读、消灭体脑差别等思想。
4. 下列表述中,体现洛克绅士教育主张的是( )
A.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B. 身体健康重于精神健康
C. 精神健康重十身体健康
D. 禁欲与惩罚可以促进精神健康
【答案】A
5. 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
A. 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 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C. 图式、同化、运算、成熟
D.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答案】D
【解析】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这四个概念来解释这一过程。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他认为: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同化是儿童利用己有的图式把新刺激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是图式发生量变的过程; 顺应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己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是图式发生质变的过程; 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图式的同化、顺应和平衡经过相互作用,推动认知活动的发展; 图式正是经过同化、顺应、平衡而逐步构成更高一级的形式。
6.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 )
A.1995年3月
B.1995年5月
C.1987年5月
D.1989年6月
【答案】B
7.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 )
A. 桥梁作用
B. 决定作用
C. 主导作用
D. 辅导作用
【答案】C
8.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
A. 引起学习动机
B. 领会知识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答案】B
9. 皮亚杰认为儿童发展第一性的是( )
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儿童主体的活动
【答案】D
10.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D
【解析】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胆汁质的学生行动迅速,强而有力; 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等。多血质的学生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粘液质的学生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 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等。抑郁质的学生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因此,答案选D 。不同人的气质特点是在人格差异与教育这部分的。
二、辨析题
11.杜威实用主义教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答案】正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
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