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620学科基础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凯恩斯经济学中包含着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其主要表现在哪些力一面?

【答案】凯恩斯经济学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束缚,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新对策,被称为凯恩斯革命的确当之无愧。但是,另一方面,凯恩斯革命并未使凯恩斯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截然对立,凯恩斯经济学中包含着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其主要表现如下:

(1)古典经济学推崇竞争性的市场制度。凯恩斯革命并未革这个“竞争性市场制度”的命。凯恩斯只是认为这个市场制度有缺陷,需要改善。凯恩斯考虑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如何摆脱危机对经济运行的威胁。就以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为基础讨论经济问题而论,凯恩斯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完全是同一战壕的战友。

(2)凯恩斯经济学采用的逻辑实证的研究方法与古典经济学是一致的。古典经济学的结论是经济均衡。在古典经济学中,均衡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凯恩斯经济学的结论是经济的非均衡,但凯恩斯对经济非均衡的研究仍然采用了均衡的分析方法。

(3)古典经济学的一些概念、理论被凯恩斯经济学直接采用。如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劳动供给曲线、劳动需求曲线、投资曲线、交易货币需求等。

(4)凯恩斯经济学虽然以批判作为古典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萨伊定律为己任,但并没有对萨伊定律全盘否定,而是把它置于自己所创立的经济学通则中的特例位置上,这应该说是一种理论的发展。

2. 除收入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消费? 它们如何作用?

【答案】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并非影响消费的全部原因,尤其是短期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会小于0,有时候它会大于1。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收入,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消费行为。

(1)利率。传统看法认为,提高利率可以刺激储蓄,但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提高利率是否会刺激储蓄,要根据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一方面,当利率提高时,人们认为减少目前消费,增加将来消费比较有利,因此会增加储蓄。利率提高使得储蓄增加是利率变动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另一方面,利率提高使他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会使他认为自己更加富有,以致增加目前消费,从而减少储蓄。这种储蓄的减少是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利率如何影响储蓄,必须视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总和而定。

一般而言,对低收入者来说,利率提高主要会发生替代效应,利率提高会导致储蓄增加。对高收入者来说,利率的提高主要会发生收入效应,从而可能会减少储蓄。

(2)价格水平。价格水平是指价格水平的变动,通过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影响消费。货币

收入(名义收入)不变时,若物价上升,则实际收入下降。如果消费者想要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则平均消费倾向就会提高; 反之,物价下跌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

(3)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较小,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较大,因此,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平均,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大,而收入分配越是不平均,则全国性的平均消费倾向就会越小。

(4)社会保障制度。一般来说,社会保障制度越是完善,居民越是敢于消费,否则储蓄意愿要增强。

3. 假设一国的出口方程为X=A-my。当m 变大时,经济的IS 曲线将发生什么变化? 当A 增加时,IS 曲线又发生什么变化?

【答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收入恒等式变为:

y=c+i+g+nx=c+i+g+A-my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代入到收入恒等式,有:

经整理得:

上式就是IS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其中为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看出,当m 变大时,经济的IS 曲线斜率变大,IS 曲线变得陡峭。当A 增加时,IS 曲线就会向右移动。

二、论述题

4. 试分析利率的上升如何减少住房投资流量。

【答案】利率上升减少了住房投资流量,因为它减少了住房需求量和提高了住房建设成本。分析如下:

利率是借贷的成本,很多购房者通过向银行借款来购买住房,利率上升,增加了借款成本。即使有些购房者不必通过借贷购买住房,他们也会对利率做出反应,这是因为利率是以住房形式持有财富而不把财富存入银行的机会成本。因此,利率变动会影响住房需求。图表示利率上升对住房投资流量的影响。利率上升,使住房需求曲线从D 0下移到D 1,这导致住房的相对价格下降,较低的相对价格减少了住房投资,即从I HO 下降到I H1。

图 利率上升对居住投资量的影响

另外,利率上升使住房建筑成本增加,客观上影响了建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随着利率水平的上升,建房利润下降,住房供给量就减少,从而减少件房投资流量。

5. 假定你是一个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正处于青年时期,下述事件的发生将如何影响你现期的消费行为:

(1)一位失散多年的亲戚突然与你取得联系,并在其遗嘱中将你列为其巨额财产的唯一继承人。

(2)你目前所从事的行业属于夕阳行,未来几年你将面临下岗的威胁。

(3)医生根据你目前的身体状况预测你可以活到90岁。

【答案】依照跨期效用最大化原理,理性的消费者在作出消费决策时,既要考虑现在又要考虑未来。理性的消费者追求的不是当期效用最大化,而是各期效用总和的最大化。

(1)该事件发生后,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使得预算约束线向外移动,较高的预算约束可以让消费者选择更好的消费组合,增加现期的消费数量。

(2)出于对未来的担忧,预期未来几年可能因下岗而导致收入减少,消费者会减少现期的消费,将现期的收入更多的储蓄起来,以备未来收入减少时用。

(3)一旦消费者获知自己的寿命可能延长后,且能预期年老后由于劳动能力的丧失而导致不能获得收入,理性的消费者会减少现期的消费,将现期的收入更多的储蓄起来,或者进行投资,以备未来收入减少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