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研究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根据传说,中国古代五帝时出现的学校是( )
A. 庠
B. 序
C. 成均
D. 校
【答案】C
2. 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
A. 识字为主
B. 读书为主
C. 学事为主
D. 穷理为主
【答案】C
3. 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了改进中小学自然科学教育的会议,从而掀起60年代以加强基础学科教学、编写新教材、注重学科概念与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所体现的教育思潮是( )。
A. 改造主义教育
B. 要素主义教育
C. 结构主义教育
D. 永恒主义教育
【答案】C
【解析】结构主义教育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形成于20世纪50-60年代。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这门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
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发展群众教育过程中采取的办学政策是( )
A. 公有民办
B. 公有公办
C. 公办民助
D. 民办公助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群众教育的办学政策的掌握程度。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群众教育创造性地采取“民办公助”的政策,即充分发挥民间办学的积极性,充分尊重民众对学制、教学内容的需求,同时强调通过公助的形式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在战争环境中、经济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农村抗日民主根据地总结实践经验,采取“公办民助”的办学政策,发动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共同办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5. 京师同文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 )
A. 导师制
B. 个别讲授制
C. 班级授课制
D. 导生制
【答案】C
6.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本质论的基本观点之一,其主要含义是( )
A. 教育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不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B. 教育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生活的过程
C. 教育是学校的生活而不是儿童的生活
D. 教育不是学校的生活而是儿童的生活
【答案】B
7. 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要求各州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类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 )。
A. 初级学院
B. 社区学院
C. 赠地学院
D. 技术学院
【答案】C
【解析】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拨给每位议员三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大多数州都将赠地收入用来创办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赠地学院”。初级学院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初级学院运动的时候所产生的,该运动是美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初级学院的产生有力的促进了美
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初级学院将高等教育带到社区,社区学院应运而生。因此,答案选C 。
8. 被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 )。
A. 《大学》
B. 《中庸》
C. 《论衡》
D. 《白鹿洞书院揭示》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对经典教育语录的熟悉掌握程度。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提到出了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为学之序就是上面所说的,学、问、思、辨、行。这道题的陷阱就在“出自”二字上,这个为学之序是出自《中庸》,是中庸所划分的学习过程,《大学》主要讲了三纲领八条目。
9. 清朝的科举考试中,会试中第者被称之为( )
A. 举人
B. 贡士
C. 秀才
D. 进士
【答案】D
10.20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改革以文法中学、技术中学、现代中学为主体的“三分制”中等教育体系,试图消除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的不平等,人力推动建立( )。
A. 统一学校
B. 国立中学
C. 中间学校
D. 综合中学
【答案】D
11.20实际末,为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开始特别重视( )
A.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B. 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C. 发展职业教育
D.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答案】A
12.在道德观上,王夫之主张( )
A. 正义明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