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研制“汉语____语料库系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成绩测试和水平考试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答案】中介语

【解析】建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基本目的,是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做一项基础性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有关的汉语本体研究、汉外语言对比和语言共性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来自汉语中介语方面的语料和数据。

2. 典型的对比分析包括描写、选择、对比和_____四个步骤。

【答案】预测

【解析】语言对比分析代表人物为美国语言教育家拉多。他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一一反应一一强化的过程形成的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已产生了迁移的作用,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最难掌握,相同或类似的地方较易掌握。因此他主张对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不同点加强教学。

3.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_____、_____。

【答案】心理学; 教育学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同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

4.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而制订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_____。

【答案】教育目的; 教学规律; 基本要求

【解析】教学原则是从一定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5. 第二语言测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大类。

【答案】水平测试:成绩测试:诊断测试:潜能测试

【解析】水平测试又称能力测试,目的在于测量受试者现有的整体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以评定是否达到胜任某项任务的要求。成绩测试义称课程测试,目的是检查学习者在某一教学阶段是否掌握了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上取得什么成果。诊断测试是为了了解受试者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或在较短的一段学习时间里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测试。潜能测试又称性向测试,目的在于了解受试者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和素质。

6. 塞林克提出的“中介语”是指介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是由_____创造的语言系统。

【答案】语言习得机制

【解析】中介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目的语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语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不断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

7. Photoshop 是一种____处理软件。

【答案】图像

【解析】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来开发教学软件,如Dream Waver等。另外,常用的图形处理软件有Photo Shop等。常用的动画软件有Flash 等,声音处理软件有Cod Edit等,视频处理软件有Premiere 等。

8. 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对“交际能力”提出了著名的四个参数:合语法性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理可行性; 社会文化得体性; 实际出现概率

【解析】“交际能力”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海姆斯1971年在其《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海姆斯认为若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即他不但获得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具有社交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9. _____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它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共同构成学校教学内容的主体。

【答案】教材

【解析】在教学活动的四大环节中,教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 同时教材又是课堂教学和测试的依据,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材起着纽带的重要作用。

10.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两部分。

【答案】基础理论

【解析】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它有广泛的接缘性,跟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对外汉语的基础理论包括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

二、选择题

11.运用各种交际策略解决交际困难、弥补交际障碍或增强交际有效性的技能称作( )。

A. 应变能力

B. 语言能力

C. 学习能力

D. 话语能力

【答案】A

【解析】应变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可能是本能的,也可能是经过大量思考过程后所做出的决策。

12.一般来说,每个学期进行的期末考试属于( )。

A. 分级测试

B. 诊断测试

C. 水平测试

D. 成绩测试

【答案】D

【解析】成绩测试是一门或一种课型的一定学习阶段的测试,用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结业考试、毕业考试等。

13.中介语的偏误有( )。

A. 反复性

B. 单纯性

C. 一次性

D. 易变性

【答案】A

【解析】中介语的存在是由于偏误产生的,要掌握目的语,就要慢慢减少中介语的偏误。中介语的偏误具有顽固性,其中一部分进而形成僵化。

14.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

A. 水平测试

B. 诊断测试

C. 成绩测试

D. 潜能测试

【答案】C

【解析】成绩测试是一门或一种课型的一定学习阶段的测试,用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结业考试、毕业考试等。

15.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 )。

A. 对比分析

B. 中介语理论

C. 结构主义语言学

D. 心理语言学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