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869西方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 )
【答案】F
【解析】一方面,增加储蓄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 另一方面,储蓄增加又会使得投资增加,进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所以很难说储蓄增加一定会使国民收入增加或是减少。
2. 对于小型完全开放经济,国内政府采购支出水平的变化与国内投资水平无关。
【答案】T
【解析】小型完全开放经济表明资本完全流动,即国内利率等于国际利率,国内政府采购支出不会改变国内利率。由于国内投资仅仅与国内利率有关,国内政府采购支出不影响国内利率,从而不影响国内投资。
3. 根据费雪的最优消费理论, ,如果消费的边际替代率小于(1+r)则应增加第1期储蓄。( )
【答案】T
MRS=l+r。【解析】最优消费组合下,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因此当MRS<1+r
时,应该增加未来消费,增加现在的储蓄。
4. 如果就业上升,那么失业率必定下降。
【答案】F
【解析】由于劳动力人数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失业率是否下降。
二、名词解释
5. 再贴现率
【答案】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 贴现率降低,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贴现窗口主要用于满足银行临时准备金不足,此外再贴现
率政策是一项被动等待商业银行行为的政策,因此其作用非常有限,通常作为补充手段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结合使用。
6. 菲利普斯曲线
【答案】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替换关系,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后来的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以表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关系: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 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如图所示。
图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为实施政府干预、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它意味着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可通过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使失业率提高,以换取低通货膨胀率; 当失业率过高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使通货膨胀率提高,以获得较低的失业率。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在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7. 索洛剩余
【答案】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式中,为总产出增长率,为劳动的增长率,为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为索洛余量。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8. 资本的实际成本
【答案】资本的实际成本是指租赁企业用经济的产出单位衡量的购买并出租一单位资本的成本。资本的实际成本取决于资本品的相对价格P k /P、实际利率r 以及折旧率。用式子表示为:资本的实际成本
。
三、计算题
9. 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
y=c+i+g(收入恒等式)
c=100+0.9yd(消费函数)
当投资i=300亿美元,政府购买g=160亿美元,税率t=0.2,t 0=0时,问:
(1)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为多少? 投资、政府购买、税收乘数各为多少?
(2)当政府购买g 增加到300亿美元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
(3)假定投资从300亿美元增至398亿美元,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
(4)假设投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由方程i=300+0.2y决定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和投资、政府购买、税收乘数各为多少?
(5)假设税率r 增加到0.4,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多少?
【答案】(1)将消费函数代入可得:
解得:
投资乘数为: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
税收乘数(税率不变时)为:
(2)由
从而新的均衡收入水平为:
(3)若投资从300亿美元增至398亿美元,则新的均衡收入为:
(4)由国民收入恒等式可得:
解得:
此时投资乘数为:
,所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