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行政组织与公共责任
【答案】(1)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通常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即行政机关。
(2)公共责任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向授权机关或上级机关负责,进而向人民负责的活动。在我国,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通过直接向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进而间接地向人民或全社会负责。通过行政组织系统,行政权力与公共责任被具体化为行政职权和行政职责,形成层级节制的权责体系,从而保证行政权力的有效运用和公共责任的有效履行。
2. 会议制度
【答案】会议是领导者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领导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但如没有一定舶会议制度,无论大小事情都由领导开会研究,会议将泛滥成灾。要精简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会议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格; 严格会议审批制度; 人力精简会议文件、简报; 革除繁文崛节,讲求实效,端正会风; 严格财务制度,节约会议经费。
会议是领导者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领导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如没有一定的会议制度,无论大小事情都由领导开会研究,会议将泛滥成灾。要精简会议,提高会议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会议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格; 严格会议审批制度; 大力精简会议文件、简报:革除繁文缉节,讲求实效,端正会风:严格财务制度,节约会议经费。
3. 管理层次
【答案】管理层次是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即行政机关中设置多少等级的工作部门,这应由行政机关的工作量来决定。层次过多,公文履行,手续繁杂,官僚主义滋生,不仅小利于行政机关本身的管理和职能的发挥,不利于信息沟通和传递,而且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层次过少,事务集中于几个领导者或单位,也可能使行政工作人员疲于应付。因此,行政机关的层次必须适当。在行政组织中,一般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行政组织权力由高层向基层递减,高层一般具有最高决策权,基层主要拥有执行权,中层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4. 人事管理
【答案】人事管理是指组织运用一定的手段和力一法,有效地把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实现组织管理目标。它既指一种管理实践活动,即如何
让人做事和事得其人,人事两宜或适人适事,又指一门科学,即研究人事管理活动的科学。具体包括以下职能:招聘、调配、培训、考核、薪酬、劳动关系管理。
5. 政府形象管理
【答案】政府形象管理,是指政府为塑造和维护政府形象而采取的决策、组织、指挥和协调的行为。政府形象管理是系统完整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①形象调查。涉及政府静态物质载体形象、动态行为形象与深层次精神理念形象等方面内容; 实际上牵涉到一个具体环节:政府自我期望形象调查、政府实际形象评估和政府形象差距分析。②政府形象塑造。政府公关人员应据特定形象目标,分别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传播沟通媒体; 针对小同公众对象和任务,选择恰当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③形象评估与检测。目的是评估政府形象管理的效果,评估检测政府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自我总结法、公众评价法和专家评价法。
6. 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
【答案】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的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社会职能是与政治职能相对应的概念,它包括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在内。狭义社会职能则指除经济职能和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对社会生活领域中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主要指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搞好诸如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市规划、旅游娱乐以及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和待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福利、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等。
7. POSDCORB
【答案】POSDCORB 是美国学者占立克创立的管理七职能说。“管理七职能”是指规划(Planning ),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Organizing ),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定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 人事(Staffing ),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 指挥(Directing ),即为制定决策和将决策体现为特殊的和一般的命令及规章制度以及作为组织领导者所承担的持续性任务; 协调((Coordinating ),即为使工作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而承担的所有重要职责; 报告(Reporting ), 即使对执行负有责任的人能够随时得到进展情况的信息,包括使其本人和其下属通过记录、研究和检查随时获得信息; 预算((Budgeting ),即与所有以财务计划、账目和监控的形式表现的与预算有关的活动、职能等的统称。
8. 行政信息
【答案】行政信息是指反映行政管理活动及其对象的状态发展与变化对行政主体有新意义的消息、情报。行政信息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是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在依法履行职能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与保存的信息,以及制作或获取信息的技术、设备、网络、人力资源和信息化管理体制。具体包括:①政府部门及其授权的公共组织等行政管理主体为履行职能而采集、加工和使用的各类信息; ②政府部门在办理业务和事项过程中产生与生成的各类信息; ③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各类信息; ④各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行政信息; ⑤与行政信息的制作
和获取有关的技术、设备、网络、人才等信息资源; ⑥信息化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二、简答题
9.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政府预算的编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现阶段,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立完善公共则政体制的要求,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主要有:
(1)合法性原则
政府预算资金从哪里筹集,筹集多少,分配到哪里去,每一项预算收支的安排,都要有其法律依据和政策制定依据。
(2)真实性原则
部门预算收支的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的需要为依据,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都应认真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
(3)完整性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要体现综合预算的思想。各种预算外资金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将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部门预算。改变预算内外资金“两张皮”的状况,取消收支挂钩挂钩的预算核定办法,对单位的预算内、外各项财政资金和其他收入,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统一编制综合财政预算。
(4)科学性原则
①预算收入的预测和安排预算支出的方向要科学,要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要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②预算编制的程序设置要科学,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每个阶段的时间,既要有充裕的时间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又要注重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
③预算编制的方法要科学,测算的过程要有理有据。
④预算的核定要科学,基本支出预算定额要依照科学的方法制定,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要对项目进行遴选,按轻重缓急排序,科学合理地选择项目。
(5)稳妥性原则
①部门预算的编制要做到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②收入预算要留有余地,没有把握的收入项目和数额,不要列入预算;
③预算要先保证基本工资、离退体费和日常办公经费等基本支出,以免预算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预算。项目预算的编制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6)重点性原则
①部门预算编制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本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兼顾一般的同时,优先保证重点支出。根据重点性原则,要先保证基本支出,后安排项目支出; 先重点、急需项目,后一般项目。
②基本支出是维持部门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开支,因此要优先安排预算,不能留有缺口; 项目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