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专业硕士]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条例》的时间是( )。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答案】C

【解析】《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2. 在中国园林史上将诗与画融入园林布局与造景中,使园林艺术达到成熟阶段的是( )时期。

A. 春秋

B. 魏晋南北朝

C. 唐宋

D. 明清

【答案】C

【解析】唐宋时期园林艺术达到成熟阶段,官僚及文人墨客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观念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反映当时社会上层的诗意化生活追求。

3. 宋人李格非所著《洛阳名园记》,记述了洛阳当时比较著名的19处园林。以下哪个园林没有出现在《洛阳名园记》中? ( )。

A. 富郑公园

B. 金谷园

C. 环溪

D. 松岛

【答案】B

【解析】宋人李格非写了这篇《洛阳名园记》,记述他所亲历的比较名重于当时的园林19处,大多数是利用唐代废园的基址,其中18处为私家园林。属于宅园性质的有6处:富郑公园、环溪、湖园、苗帅园,赵韩王园、大字寺院; 属于单独建置的游憩园性质的有10处:董氏西园、董氏东园、独乐园、刘氏园、丛春园、松岛、水北胡氏园、东园、紫金台张氏园、吕文穆园; 属于以培植花卉

为主的花园性质的有两处:归仁园、李氏仁丰园。

4.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兴建宫室的重要指导思想是( )。

A. 非令壮丽无以重威

B. 外师造化,内得心源

C. 自由灵活,变化多端

D.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答案】A

【解析】宫室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室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要求外,更主要的还要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整伤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现帝王的权威。

5. 颐和园的谐趣园运用了移景的构景手法,它仿的园林是( )

A. 寄畅园

B. 狮子林

C. 清晖园

D. 拙政园

【答案】A

【解析】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由于它小巧玲珑,在颐和园中自成一局,故有“园中之园”之称。这座小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

6. 我国最早出现的园林形式是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的( )

A. 苑

B. 离宫

C. 囿

D. 院

【答案】C 。

7. 在我国现存的大量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使用民式建筑,而民式建筑具有显著的特点是( )。

A. 灵活秀丽

B. 地域性较不强

C. 布局严谨

D. 规模宏大

【答案】A

【解析】民式建筑如我国北方颇具华丽气质的封闭式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

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族的蒙古包,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的干阑建筑、石头寨、风雨亭等,表现出灵活秀丽的特征。

8. ( )不是苏州四大名园中的。

A. 辋川别业

B. 拙政园

C. 狮子林

D. 沧浪亭

【答案】A

【解析】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A 项辋川别业是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在辋川山谷(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10余公里处)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营建的园林,这是一片拥有林泉之胜、因地而建的天然园林。

9. ( )意谓“渔父钓变之园”,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涵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A. 个园

B. 寄畅园

C. 留园

D. 网师园

【答案】D

【解析】网师园原名“鱼隐”。清乾隆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重建“鱼隐”,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雯之园”。

10.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西湖分别属于( )园林。

A. 私家、私家、寺庙、皇家

B. 皇家、自然、自然、皇家

C. 皇家、皇家、寺庙、自然

D. 私家、皇家、皇家、自然

【答案】D

【解析】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中国园林之母”,是私家园林之最。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是驰名中外的风景胜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西湖是自然式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