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7古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解释加点或划线词

1.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

【答案】(1)都:城池。(2)国:国都。

2.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答案】随:听任某人自愿去做。

3. 雨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

【答案】征:索取。

4.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

【答案】跻:登。

称:举起。

5.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案《七哀诗》)

【答案】遘:通“构”,构造,造成。

6.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

【答案】懿:深。

遵:循,顺着……走。

7. 晉不可放,寇不可翫。 .

【答案】翫:习惯而不留心,等于说放松警惕。

8.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左传·僖公四年》)

【答案】以:介词,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在意义上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用”或“拿”。

9.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答案】作:兴起。

10.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答案】毙:倒下去。

二、翻译

11.标点并翻译下文。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於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答案】(1)标点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放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於王乎? 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2)翻译

燕国人反抗了,齐宣王说:“我对孟子感到很惭愧。”陈贾说:“大王不要忧心。大王认为和周公相比谁更仁义有智慧? ”齐宣王说:“唉,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让管叔监管殷家,管叔却凭借殷家叛乱了。周公知道管叔会叛乱还派他去,是不仁义。不知道他会叛乱派他去,是不聪明。仁义和智慧,连周公都没有做到极致,更何况是大王呢? 我请求让我去见见孟子和他辩解一番。”见到孟子后,陈贾说:“周公是什么人呢? ”孟子说:“它是古代的圣人。”陈贾说:“他派管叔去监管殷家,管叔却凭借殷家叛乱了,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是的。”(陈贾说)“既然这样,那么圣人也有过错了?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有这样的过错不也很正常吗? 而且古时候的君子,有了过错就立即改正,当今的君子,有了过错反而将错就错。而且古代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百姓们都看得到。等到他改正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现在的君子,不仅是将

错就错,还要想办法遮掩。”

12.标点。

辛垣衍曰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寜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魯仲連曰然梁必比於秦若僕耶辛垣衍曰然魯仲連曰然則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悅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惡能使秦烹醢梁王魯仲連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紂以為恶醢鬼侯鄂侯爭之急辯之疾故脯鄂侯文王聞之,喟然而歏,故拘之於牖里之庫百日,而欲令之死。——曷為興人俱稱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答案】辛垣衍曰:“先生獨未見夫僕乎? 十人而從一人者,寜力不勝、智不若耶? 畏之也。”魯仲連曰:“然梁必比於秦,若僕耶?”辛垣衍曰:“然。”魯仲連曰:“然則吾將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小悅曰:“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先生又惡能使秦烹醢梁王? ”魯仲連曰:“固也! 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紂,紂以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辯之疾,故脯鄂侯。文王聞之,喟然而歏,故拘之於牖里之庫百日,而欲令之死。——曷為興人俱稱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13.标点并翻译。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於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忧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入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答案】(1)标点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间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是知津矣。”问於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忧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入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翻译

长沮、柴溺两个人一块耕田,孔子从旁边经过,让子路去询间渡口。长沮问子路说:“驾车子的那个人是谁? ”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又失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 ”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己乱,)好像滔滔的洪水,到处都是这样,谁能改变得了呢? 你与其跟着(孔丘)躲避坏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说完,就不停地往种子上盖土。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叹息说:“我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